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文言文猴弈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21:23:19阅读:170

文言文猴弈赏析

  猴弈

  【原文】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译文】

  在西面的一个番国里有两位神仙,在山中的树荫下下棋,一只老猴子每天都在树上偷看他们运用棋子的技法,于是就学到了他们的'(运用棋子)技巧。人们听到这件事都前往观看,(等他们到时)神仙已经飘隐离开了,老猴和人下棋,全国上下没有人能赢(它)。人们感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便把(这件事)向朝廷上告。皇上召集善于下棋的人和它较量,全部不是(老猴)的对手。有人说有个叫杨靖的人擅长下棋——当时杨靖因为犯法被关在监狱中,(皇上)下令释放他。杨靖请求用盘子来装满桃子,放在老猴的面前,老猴的心思被桃子牵绊,没有心思下棋,于是便被(杨靖)打败。

  【赏析】

  进一步想也许猴子在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之后,也许可以把下棋的心思和对桃子的心思分开来,下棋时候忘掉桃子,也许可以两者兼得了

  可是猴子能够避免在下棋时对桃子的欲望的干扰吗?也许可以吧,猴子只要明白:桃子,是钻研棋艺的副产品,因为你有下棋的天赋和兴趣,才会给你赢得其它方面的需要

  如果猴子对下棋有着极大的热情,能够抛开桃子的一切诱惑,那它也就得道成仙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猴子天生是爱吃桃子的……

  由此看来真兴趣是很重要的……

  但是什么又是真兴趣呢?也许兴趣的根源也是来自于形形色色的桃子/欲望的诱惑吧……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ldq

  • 漏网之鱼造句八则

    一、 语义说明:比喻侥倖逃脱法网的人。 使用类别:用在「意外脱漏」的表述上。 漏网之鱼造句:01虽然警方展开大力扫荡,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没被抓到。 02高层决定严办所有吃案的失职人员,不许有任何漏网之

  •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孝宗即位,迁著作佐郎。帝初政,锐意事功,问大昌曰:“朕治道不进,奈何?”大昌对曰:“陛下勤俭过古帝王,自女真通和,知尊中国,不可谓无效。但当

  • 解元字善长文言文翻译

    解元字善长文言文翻译   宋朝名将解元,1088-1142,字善长,吉安吉水人。从保安军德清砦[zhài] 起兵,积累功绩任命清涧都虞侯。疏眉俊目,猿臂,善骑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元字善长

  • 金碧辉煌造句九则

    【金碧辉煌解释】形容建筑物或陈设非常华丽精致,光彩夺目。金:金黄色。碧:翠绿色。辉煌:光辉灿烂。 【金碧辉煌造句】 ①到了北京,人们总是要去参观金碧辉煌的故宫和气势雄伟的长城。 ②在巴

  • 梦见迁坟

    梦见迁坟是什么意思 梦见迁坟,预示着你最近工作非常不顺利,而且犯小人,最近的钱财会外漏,小心背后的人给你打小报告;同时出门也要小心,多多注意祸从口出,只要你努力工作,让领导知道你的工作态度,小人也就没

  • “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父文操,本府军校,官至检校尚书左仆射。以全节之贵,累赠太师。全节少从军旅,同光末,为捉生指挥使。赵在礼之据魏州也,为邺都马步军都指挥使。唐明宗即位

  • 遇人不淑造句四则

    语义说明:女子误嫁了不好的丈夫。 使用类别:用在「所嫁非人」的表述上。 遇人不淑造句:01小美遇人不淑,婚后生活并不幸福。 02为了避免将来遇人不淑,结婚前一定要慎选对象。 03这个女子已经从遇人不淑

  • 东京赋的文言文

    东京赋的文言文   导语:东汉文坛同西汉相比,变化很大。东汉士人失去了作为文学侍从参与上层统治集团重大活动的条件,环境和地位的变化给予他们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现实生活的

  • 《子罕弗受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子罕弗受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子罕乐喜,字子罕,春秋时宋国的贤臣。于宋平公(前575年~前532年)时,任司城(即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改名为“司城”。主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