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夫人夜游图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形式: 古风翻译
这位佳人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飞龙骏马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为了抢先进入明光宫,杨家豪奴,挥动金鞭与公主争道,致使公主惊下马来,宝钗堕地。
此时宫中正在演奏曾被附会为能催发杏柳开花的乐曲,贵妃亲自弹拨琵琶,汝阳王李琏在敲击羯鼓。在羯鼓争催的情况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宠花娇。
秦国夫人已经先期艳妆就座,打扮得非常娇贵。虢国夫人素妆淡雅,乘车缓缓而行,入宫以后马的步子放慢,惊尘不动。
这绝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那明眸皓齿,除了画图之外,谁又曾见到过呢?当年的欢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点点惨痛的泪痕了。
人在世上,繁花如梦,俯仰之间,重滔覆辙者比比皆是。隋炀帝与陈叔宝一样国破家亡,身死人手,埋葬于吴公台下、雷塘路边。
可是当年他却曾嘲笑过陈叔宝、张丽华一味享乐,不恤国事,不知道韩擒虎已经带领隋兵迫近宫门。
注释
鞚:勒马的绳。玉花骢:唐玄宗的名马。
蹋:踏。
飞龙:特指唐代御厩中右膊印飞字、左项印龙形的马。
金鞭争道:指杨家与广平公主争道西市门,杨家豪奴竟然挥鞭惊吓公主落马。
明光宫:汉代有明光殿,此处借指唐代宫殿。
羯鼓催花柳:羯鼓,唐代由羯族传来的一种鼓,形如漆筒,音响急促高昂,故名羯鼓。
玉奴:杨贵妃的小名。
弦索:原指乐器上的弦,此指弦乐器。
花奴:汝阳王李琏的小名。
李琏擅长演奏羯鼓,杨贵妃工弦索。
八姨:即杨贵妃的八姐秦国夫人。
明眸皓齿谁复见:此用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诗意。
“明眸皓齿”连同上句的“走马”与下句的“丹青”,都指虢国夫人。
丹青:丹和青是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图画。
吴公台、雷塘:都在扬州。
吴公台因陈将吴明彻得名。
隋炀帝死后,初葬吴公台下,后来迁葬雷塘。
张丽华: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隋灭陈时,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被隋将韩擒虎俘获,随后被杀。
门外韩擒虎:韩擒虎是隋初开国功臣,灭陈时领军为先锋。
-
出自元代汤舜民的《【仙吕】赏花时 送友人入全真道院》 世路崎岖鸟道分,人海苍茫鲸浪奔。喧马足闹车尘,麻姑笑哂,落日又黄昏。【幺】金谷繁华梦里身,铜柱陈芳纸上文。能黼黻会经纶,先生议论,少不 得高冢卧麒
-
苏轼的这首词,与他以往诗词中一贯的乐观旷达的精神,有着明显的区别,心情黯淡、出语悲凉,纵然不完全是伤心悟道之言,也带有明显的佛家空幻思想的痕迹。"> 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出自明代高启的《游灵岩记》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
-
稳稳妥妥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稳稳妥妥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稳稳妥妥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黄得功,字虎山,合肥人。出关走辽阳,投大帅为健卒,遂隶辽阳籍。为人忠勇,善骑射,帅拔之帐前亲军。每战辄冲锋,积功至游击。入援山东,升参将;旋充总兵官。得功每临阵,饮酒数斗;深入敌营,不顾生死利害。人呼
-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出自宋代词人晏殊作品《清平乐·金风细细》,此词突出反映了晏殊词的闲雅风格和富贵气象。作者以精细的笔触,描写细细的秋风、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过主人公精致的小
-
出自宋代韩维的《减字木兰花(颍州西湖)》 和风动□。□新年□入手。世事尘□。□□□情近酒□。水开湖□。□□笙歌波面起。相与排□。□□□胜特地□。
-
千金买赋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千金买赋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千金买赋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李山甫的《赋得寒月寄齐已》 松下清风吹我襟,上方钟磬夜沈沈。已知庐岳尘埃绝,更忆寒山雪月深。高谢万缘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师心。岂知名出遍诸夏,石上栖禅竹影侵。
-
明-文徵明春云离离浮纸肤,翠攒百叠山模糊。山空云断得流水,咫尺万里开江湖。依然灌莽带茅屋,亦复断渚迷菰蒲。冈峦出没互隐见,明晦阴晴日千变。平生未省识匡庐,玉削芙蓉正当面。宛转香垆霏紫烟,依稀梦泽分秋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