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2-19 15:50:01阅读:253
唐-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
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
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
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
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
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
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

注释

黄山:古称黟山,唐改黄山。
在安徽省南部,跨歙、黔、太平、休宁四县。
菡萏:即荷花。
天目:山名,在浙江临安县西北,上有两湖若左右目,故名天目。
炼玉:指炼仙丹。
羽化:指成仙而去。
黄山有炼丹峰,高八百七十初,相传浮丘公炼丹于峰顶,经八甲子,丹始成。
温伯雪:名伯,字雪子。
李白此处借其名以喻温处士。
独往:谓离群而隐居。
丹砂井:黄山东峰下有朱砂汤泉,热可点茗,春时即色微红。
凤吹:用仙人王子乔吹笙作凤鸣事。
云车:仙人所乘。
陵阳:即陵阳山,在安徽泾县西南。
相传为陵阳子明成仙处。
回溪十六度,碧嶂(zhàng)尽晴空。
桥:指仙人桥,又名天桥、仙石桥,在炼丹台,为黄山最险之处。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上一篇: 寓翁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

      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出自宋代陆游的《朝中措·代谭德称作》怕歌愁舞懒逢迎。妆晚托春酲。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关心近日,啼红密诉,剪绿深盟。杏馆花阴恨浅,画堂银烛嫌明。参考翻译注释①春酲:春

    • 牛仙客文言文翻译

      牛仙客文言文翻译   导语:牛仙客早年曾为县中小吏,后为陇右营田使佐吏,历任洮州司马、河西节度判官,成为河西节度使萧嵩的心腹。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牛仙客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

    • 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

      出自唐代李频的《送友人下第归越》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虽为半年客,便是往来鸿。

    • 金陵白下亭留别翻译(李白)

      金陵白下亭留别全文: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金陵白下亭留别全文翻译:驿亭外三株白杨树,正面当着白下门。吴烟蒙蒙笼罩长条柳枝,滔滔

    •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全诗赏析

      原文赏析: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

    • 《霜天晓角·春云粉色》鉴赏

      【注释】:高观国的这首词十分生动贴切地描绘了西湖的秀美景色 ,并藉以抒发了心中的畅快感情,措词精当,给人以清新之感,全词写的委婉奇妙,人与周围的景物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格调十分高雅。虽然全词短小,但写的

    •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

    • 山复整妆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shān fù zhěng zhu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明月高悬,青山辉映,更为秀丽,如同重整妆饰。 繁体: 山復整妝古诗词迷网提

    • 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出自唐代徐铉的《送吴郎中为宣州推官知泾县》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 口壅若川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kǒu yōng ruò chu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