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春泛若耶溪文言文赏析及参考答案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21:18:00阅读:909

春泛若耶溪文言文赏析及参考答案

  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②际夜:至夜。③潭烟:水汽。④弥漫:渺茫。

  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①偶即遇。②持竿叟,严子陵曾在若耶溪附近地域的富春江隐居垂钓。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 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答案:1.C(2分)2.D(2分)

  3.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能揭示全诗主旨的一个词语。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的景与情简要赏析。

  答案: 幽意(或幽)。作者在诗中描写了清幽之景:晚风习习,吹拂着游船,船几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南斗星闪耀,水潭上月光溶溶、烟雾茫茫,还有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由夜景的清雅,作者更觉世事纷扰,不如这种幽居独处、不问世事、随遇而安、放任自适的归隐生活,由此表达自己追慕幽意的人生意趣。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阅读练习二;

  [思考与练习]

  ⑴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在曲折回环的行进中,对 、 、 (用概括的语言)等景物进行描摹,创造出一种幽美、迷蒙的境界,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⑵全诗的主旨是诗歌中的两面个字:

  ⑶全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泛 春江 月夜 花路

  (2)幽意

  (3)爱好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愿意做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翻译】: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 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 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

  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 隔山望见了南斗明亮的闪光。

  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 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

  人间世事多么繁复多么茫然, 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赏析:

  《春泛若耶溪》是唐代诗人綦毋潜的作品。此诗在描述春夜泛舟若耶溪所领略的幽美景色中,寄托了诗人闲适隐逸的情怀。诗以抒发隐逸之思、随遇而安的情怀开始,统摄全篇。正由于诗人幽意不断,所以才在春夜泛舟,游赏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的若耶溪。诗中着力描绘所见优美景物,有着鲜明的动感。全诗幽意无限,景物清新,极富画意,是綦毋潜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水清如镜,照映众山倒影,窥之如画。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自然会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配着他的人生,不曾断绝,因此,他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故云此去随所偶。偶即遇。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绪。

  以下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岸景物。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习习晚风,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多么闲适!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写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当置身新境,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而怀着隐居幽意的泛舟人,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此刻有何感受呢?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啊,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我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持竿叟,又应附近地域的严子陵富春江隐居垂钓的故事,表明诗人心迹。末二句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歇后语故事大全关于猫纠打电话—受了一次惊

    猫纠打电话———受了一次惊 故事:在晋江安海一带,人们若遇到出人意料之外的事,受到惊吓,就风趣地说:“猫纠打电话———受了一次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解放初

  • 杜甫《远游》全诗赏析

    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尘沙连越巂,风雨暗荆蛮。雁矫衔芦内,猿啼失木间。弊裘苏季子,历国未知还。

  • 《长歌行》-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之一

    《长歌行》-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之一 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 郑日奎《醉书斋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

  • 汉武帝的雄才伟略: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汉武帝是十六岁登基的,上天也给了他足够长的寿命和时间:享年七十,在位五十四年。这两项纪录不但超过了他的所有前辈,而且很久以后才被打破。 这可真是天之骄子。 武帝也不负天恩。在他治下,汉

  • 大张旗鼓造句七则

    【大张旗鼓解释】大规模地摆开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张:铺陈,摆开。旗:旗帜。鼓:战鼓。 【大张旗鼓造句】 ①我们大张旗鼓地到街道里弄宣传建设文明小区的道理,吸引了众多居民和行人,收到很

  • 文言文齐桓公练习题

    文言文齐桓公练习题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

  • 清江引·相思·徐再思

    清江引·相思 徐再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 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 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徐再思:字德可,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平生好吃

  • 河姆渡文化资料介绍,河姆渡文化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约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

  • 《梵天寺木塔》全文注释翻译

    《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今已损毁。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