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初中课内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之马说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01:27:56阅读:443

初中课内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之马说

  文言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恶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第三段中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而以“千里马”喻指,以“伯乐”喻指,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况且想和普通马一样都达不到,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2)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不饱,力不足。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其真不知马也。

  6.食马者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被摧残、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致使众多有识之士埋没于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秦穆公问贤伯乐的故事

    秦穆公雄心勃勃,一心想超越其他国家,称霸天下,但苦于身旁没有贤才良臣来辅佐他。为此,他很苦恼。 有一天,秦穆公召见了善于相马的伯乐,对他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

  • 阅江楼记

    阅江楼记 作者: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1]。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2],定鼎于兹[3],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4],罔间朔南[5];存神穆清[6

  • 梦见买房子的寓意

    如果梦见自己买房子估计在梦中也会美滋滋的吧,现实中买不起的朋友做做梦总是可以的吧,个人觉得如果做梦梦到买房子了也是一件好事情,不过有人觉得梦境与现实有时候是恰好相反的,这样可能好事也会落空了,到最后只

  • “司马池,字和中”阅读答案及翻译

    司马池,字和中,自言晋安平献王孚后,征东大将军阳葬安邑澜洄曲,后魏析安邑置夏县,遂为县人。池少丧父,家赀数十万,悉推诸父,而自力读书。时议者以蒲坂、窦津、大阳路官运盐回远闻,乃开

  • 巧女自救文言文翻译

    巧女自救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巧女自救》讲述的是一个女孩自救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巧女自救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  满媪,余弟乳母也,有女曰荔姐,嫁为近村民

  • 陈继儒《微道人生圹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微道人①生圹记 [明]陈继儒 修微姓王,广陵人,自幼有洁癖、书癖、山水癖。七岁父见背,致飘落无所依,眉间常有恨色。已奉佛教,刺血写小品经,间读班马、孙吴书,人莫得而狎视也。 尝

  • “阎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阎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 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四面围数十重,城垣裂。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縆护之;取空棺实以土,障颓处。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藁

  •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刘禹锡《缺题》翻译赏析

    缺题 刘禹锡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翻译: 故人已经离开很久了,窗下古琴已许久没弹,早已

  •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

  • 《虎求百兽》文言文及注解

    《虎求百兽》文言文及注解   《虎求百兽》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希望对你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