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苏颂传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01:27:12阅读:498

苏颂传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苏颂,字子容。第进士,知江宁县。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颂在馆下九年,奉祖母及母,养姑姊妹与外族数十人,甘旨融怡,昏嫁以时。妻子衣食常不给,而处之晏如。擢知制诰。大臣荐秀州判官李定,召见,擢太子中允,除监察御史里行。宋敏求知制诰,封还词头。复下,颂当制,颂奏:“虽朝廷急于用才,度越常格,然隳紊法制,所益者小,所损者大,未敢具草。”次至李大临,亦封还。神宗曰:“台官有阙,不拘官职高下。”颂与大临执奏不已,于是并落知制诰,归工部郎中班。知婺州。方溯桐庐,江水暴迅,舟横欲覆,母在舟中几溺矣,颂哀号赴水救之,舟忽自正。母甫及岸,舟乃覆,人以为纯孝所感。徙亳州,有豪妇罪当杖而病,每旬检之,未愈。谯簿邓元孚谓颂子曰:“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颂曰:“万事付公议,何容心焉。”既而妇死,元孚惭。吴越饥,选知杭州。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颂曰:“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兼侍读。请别制浑仪,因命颂提举。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授以古法,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绍圣四年,拜太子少师致仕。

  (节选自《宋史?苏颂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B.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C.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D.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科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考中称为及第,没考中称为落第。“第进士”,即殿试及第,考中进士。

  B.工部为三省六制中尚书省下所辖六部之一,主管管工程营造、赋税财政等,其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C.古代倡导孝道,有“百善孝为先”之说。孝即孝顺,善事父母;古代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

  D.九流是古代战国时代的九个学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颂为官正直,坚持按法规办事。神宗想破格提拔李定,他认为这样会毁坏法制,拒绝起草任命书,他和李大临的知制诰一职都因此被免。

  B.苏颂仁厚待民,体谅百姓的苦衷。不论是犯了罪却装病的豪强妇人,还是欠了钱还闹事的吴越饥民,他都能以其悲悯之心去感动、转化他们。

  C.苏颂擅长发明,科技成就很突出。他和韩公廉等人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用的是水力而不用人力,不仅能够观测天象,还能够准确地报时。

  D.苏颂十分好学,知识面非常广博。无论是经史、九流、诸子百家之说,还是天文、地理、算法、音韵、医药等方面的知识,没有他不通晓的。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2)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

  参考答案:

  7.C

  8.B

  9.B

  10.(1)你的父亲高明且凭借政绩著称,怎么可以被一个妇人欺骗。只要告诉医生依法检查,自然不会冤枉(她)。(2)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谋生,除了供给吃穿以外,剩余的都用来偿还欠款,以一年为期限还足欠款,可以吗?

  【参考译文】

  苏颂,字子容。考中进士,担任江宁知县。升任集贤校理,编订书籍。苏颂在国史馆九年,奉养祖母及母亲,养活姑姊妹和外亲几十人,甜美和乐,按时让他们结婚和出嫁。妻子儿女的衣食常常不能供给,他对此却很安定的样子。提升为知制诰。大臣推荐秀州判官李定,皇上召见,提升为太子中允,任监察御史里行。宋敏求为知制诰,封还谕旨。谕旨又下来,苏颂为知制诰,上奏说:“虽然朝廷急于用人,超越常规,然而毁坏法制,得到的益处少,受到的损失大,不敢起草。”接着到了李大临手中,也封还。神宗说:“台馆有缺额,不拘于官职的高低。”苏颂和李大临进奏不止,于是都被罢去知制诰一职,归工部郎中班。出任婺州知州。正要逆水而上去桐庐,江水暴涨,船被打偏将要翻了,母亲在船中几乎溺死,苏颂哀叫着扑入水中救她,船忽然自己正过来。母亲刚上岸,船就沉了,人们认为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改任亳州,有豪强的妇人犯罪应受杖刑却生病了,苏颂常常去检查,病没有好。谯簿邓元孚对苏颂的儿子说:“你的父亲高明,且以政绩著称,怎么可以被一个妇人欺骗。告诉医生依法检查,自然不会冤枉(她)。”苏颂说:“万事都依法而办,哪里忍心啊。”不久妇人死了,邓元孚感到惭愧。吴越饥荒,苏颂被选派去治理杭州。一天,他出来时遇见一百多人,悲伤地诉说道:“我们因为转运司责罚拖欠贸易的钱,已经被囚禁,即使死了也没有钱。”苏颂说:“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谋生,除了供给吃穿以外,剩余的都用来偿还欠款,以一年为期限还足欠款,可以吗?”他们都道谢说不敢负约,果然都如期交上了欠款。担任刑部尚书,升任吏部兼侍读。请求重新造浑仪,皇帝于是任命苏颂为提举。苏颂对于律历有深入的研究,因为吏部令史韩公廉通晓算术,有精巧的构思,苏颂奏请任用他。教给他古代的方法,造了三层高台,在上面放浑仪,中间放浑象,下面放司辰,用一个机关相连接,通过激水带动轮辐旋转,不用人力。时刻到了,司辰就出来报告。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看验时也应验,不差片刻,白天黑夜,都可以推测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自从有了书籍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以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绍圣四年,以太子少师退休。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廉耻【清】顾炎武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

  • 《蜀道难》阅读练习及答案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巇,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

  • 游太室记(清)田雯

    嵩山神祠[1],在黄盖峰下,登封县东八里。祠门三重,古柏几二百株。三门之内,四岳神祠[2],分列左右。东有降神殿,绘“生甫及申”像于壁[3],剥落已半,西为御香亭,历代已来,封禅记功德地也[4]。谒岳

  • 梦见下雪代表着什么?

    梦中的我坐在一处山坡上,不知道外面什么时候下了一场大雪,雪像棉花又像羊毛一样的洁白,显得好漂亮,真是怪了,另外一边的山上竟没有一点白色,在梦里我才想到现在是六月天怎么会下雪呢?我醒来一看,原来是梦。做

  • 《柳下季存国》“齐攻鲁,求岑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柳下季存国 原文 齐攻鲁,求岑鼎①。鲁君载他鼎而往。齐侯弗信而反④之,为非,使人告鲁侯曰:“柳下季②以为是,请因受之。” 鲁君请于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赂以

  • 鞭辟入里造句九则

    一、 语义说明:研究学问要自我鞭策,深入精微之处。 使用类别:用在「推敲钻研」的表述上。 鞭辟入里造句: 01、为学要鞭辟入里,一味追求速成,必定华而不实。 02、正因为

  • 《旧唐书·李商隐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踿踿,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

  •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翻译赏析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①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释】 ①三径:王莽

  • 腊八节已有千年历史,腊八粥最早供穷人食用

    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帷幕。26日下午,对民俗颇有研究的“京味儿”作家肖复兴接受记者采访,回忆老北京独具特色的“腊八习

  •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关汉卿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 关汉卿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