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出自唐代薛据的《登秦望山》 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谿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予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将寻
-
江南旅情祖 咏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祖咏,本卷《苏氏别业 "> 才疏意广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cái shū yì guǎ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疏:粗疏;广:广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
-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作者: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2],则必辇山石[3],沟涧壑[4],陵绝险阻[5],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
-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出自清朝散文家袁枚所创的一首五言律诗《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描写作者夜访友人听其吹笛的情景,表现出了作者与李晴江的深厚友谊。作品原文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袁枚 秋夜
-
出自唐代刘兼的《中春登楼》 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两岸烟花春富贵,一楼风月夜凄凉。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失手已惭蛇有
-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望月有感》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
-
出自宋代丁几仲的《贺新郎(贺人妾生子)》 喜溢蟾宫梦。起推衣、平章窦桂,湿鸦飞动。果报佳音传络秀,丹穴雏生彩凤。想孔释、亲来抱送。不羡徐卿秋水澈,试闻声、识破真英种。培杞梓,待时用。当年绛帐承新宠。问
-
金陵白下亭留别全文: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金陵白下亭留别全文翻译:驿亭外三株白杨树,正面当着白下门。吴烟蒙蒙笼罩长条柳枝,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