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之《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文言文翻译
世说新语之《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文言文翻译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世说新语之《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世说新语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注释
1.俱:一起
2.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
3.疑:迟疑;犹豫不决。
4.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5.贼:敌人
6.拯:救助。
7.本所以疑:原本感到为难的。
8.依附:跟从。
9.宁:难道。
10.辄:就
11.难之:对此事感到为难。
12.弃:抛弃。
13.尚:还
14.欲:想要
15.遂:于是就
16以:通“已”
-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迁右将军。是时,王莽为大司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听莽退,众庶归望于喜。喜从
-
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
-
近代中国从天圆地方“天下”进入地球时代以来,西方学说传入了“人性恶”的人类哲学思想(originalsin,译“原罪”,也可译“性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遏制“性恶
-
史珪,河南洛阳人,少以武勇隶军籍。太祖受禅,用为御马直队长,四迁马步军副都军头兼大剑都指挥使。 太祖初临御,欲周知外事,令珪博访。珪廉得数事白于上,验之皆实,由是信之,后乃渐肆威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词类活用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妣,先大母婢也,
-
语义说明:形容事情、名声传播极广。 使用类别:用在「传布广泛」的表述上。 家喻户晓造句:01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02林海峰是家喻户晓的围棋国手。 03白雪公主是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 04经过报纸报
-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
-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 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甲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将抵死,宿疑而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离离:繁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