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散生者,钱塘人,李氏名诇,字孟言”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明]宋濂
樗散生者,钱塘人,李氏名诇,字孟言。少受学越人杨君廉夫,负气尚节,善为诗。卖药金陵市中,名其室曰樗亭,而自号为樗散生。市人病者趋其门,买药无不与,所与必善,人人谈樗散生美不置口。
或问樗散生:“今人莫不愿为材,有寸夸尺,有尺夸寻,惟恐人不己知,才不即用,又恐不得大任以为戚。今生乃以‘樗散’自名,樗 不才木也生岂无才者耶何其嗜好与人不同也所恶乎樗者以其无用也。今生修善药以活疢疾②者,有功于民甚博,何为以樗自污哉?”
樗散生曰:“吾计之熟矣。名之美者,吾岂不欲居之?然苟无实以称之,则名只足为祸。吾苟自以为可用,彼将以有用者求我, 我或不足如其所求,则为妄人矣。吾今自以为樗,我不虞我足用,而我足用者固存,何损于我乎?世之受祸深者,求名太切者也。夫名,虚器也,得之未必有益于 身,而与我竞者,龈龂然③欲夺之,不亦危乎?吾是以安焉而不敢务乎名也。
于是问者谢之,咸称樗散生为知道者。余闻于建安黄仁云。
史官曰:樗散生之传不虚矣。生岂果知道者哉?君子之道,贵乎食焉而无愧。吾观世之有愧者多矣,生岂无见者乎?孔子强漆雕开④仕,开自以为未信而不愿为,孔子悦之。樗散生岂学漆雕开者耶?然则谓生为知道,岂不然耶?或谓生慕樗以不才寿。彼庄生寓言,生盖不取云。
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①樗(chū):臭椿;樗散:像樗木那样被散置无用之材;②疢(chèn)疾:疾病;③龈龂(yín)然:争论不休的样子;④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孔子弟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负气尚节,善为诗
B.我不虞我足用,而我足用者固存
C.吾是以安焉而不敢务乎名也
D.居无用之名以自适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诇是在金陵市中卖药的一个普通百姓,却能负气尚节,不夸于世;其乐善好施的良好品德也在文中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
B.本文第三段表面上是对问者的回答,其实是李诇的内心独白,是以议论的方式进行心理描写,很有层次地剖白内心,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
C.“史官曰”的形式取法于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在这段话中,作者以漆雕开婉拒孔子要求自己去做官一事,赞赏了李诇“食焉而无愧”的君子之道。
D.本文借给以卖药隐于民间的樗散生立传,劝诫人们不要追逐外在的虚名,主张”名实相符”,从某种意义上凸现了作者追求精神自适的隐士人格。
4.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樗不才木也/生岂无才者耶/何其嗜好/与人不同也/所恶乎/樗者以其无用也
B.樗/不才木也/生岂无才者耶/何其嗜好/与人不同也/所恶乎/樗者以其无用也
C.樗不才/木也/生岂无才者耶/何其嗜好与人不同也/所恶乎樗者/以其无用也
D.樗/不才木也/生岂无才者耶/何其嗜好与人不同也/所恶乎樗者/以其无用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今生修善药以活疢疾者,有功于民甚博,何为以樗自污哉?(3分)
② 生岂果知道者哉?君子之道,贵乎食焉而无愧。(3分)
参考答案
2、D(适:适意,满足)
3、B(文中并非在抒发其“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而是表现其主动追求精神自适。)
4、D(“樗/不才木也”如不断,亦可。)
5、①如今你制作良药使患病的人活下来,对百姓的功劳非常大,为什么要用“樗散”的称号来侮辱自己呢?
②樗散生难道果真是明白道理的人吗?君子之道,可贵之处在于谋生要问心无愧。
参考译文:
樗散生,钱塘人,姓李名诇(音xiòng),字孟言。年轻时师从绍兴人杨廉夫(维桢),凭恃意气,崇尚志节,擅长写诗。 在金陵市中卖药为生,他把居室取名“樗亭”,而自称为“樗散生”。金陵市里患病的人到他家买药,没有不有所施与的,所施与的必定是良药,人人谈到樗散生都 赞不绝口。
有人问樗散生:“现在的人没有谁不想成为有用之材,有一寸就夸耀有一尺,有一尺就夸耀有一寻(八尺为一寻),惟恐别人不 知道自己,才能不能马上被使用,又担心不能得到重用而悲哀。如今你竟然以‘樗散’自命,樗木,是无用之木,你难道是没有才能的人吗?为什么你的嗜好和别人 不相同呢?所厌恶的樗木,是因为它没有用处啊。如今你制作良药使患病的人活下来,对百姓的功劳非常大,为什么要用‘樗散’的称号来污辱自己呢?”
樗散生说:“我考虑这已是深思熟虑了。美好的名声,我难道不想拥有吗?然而如果没有实际才能来与它相符,那么‘名’只足 以是一种祸害。我如果自认为是可用的,那将拿有用的标准来要求我,我或许不足以和所要求的一样,那么我就是无知狂妄的人了。我现在自己认为是“樗木”,我 不必担心我的可用之处,然而我的可用之处本来就存在,这对我有什么损害呢?世上受祸害严重的,是追求名声太急切。名声,是有名无实的东西,得到未必对自己 有好处,那些和我竞争的人,争论不休想夺取好名声,不也危险吗?我因此心态平和而不敢追求名声。况且我以卖药为生,医药的书容易读懂,治病的方法容易掌 握,我确实尽心尽力了。内心有怀疑的病不敢勉强给人治疗,对病情作用不大的不敢多收酬劳,即使有不能治愈,大概可以没有愧疚了。我确实愿意凭我的才学而安 享升斗的俸禄,难道我的才能都不如别人吗?但是小吏们在我旁边操持着律法,百姓拿着诉状在我前面吵扰,我内心想使事态平息,却没有闲暇的精力,想施展我的 才能,情势却不允许,我内心的愧疚无法释怀。还不如从事易于掌握的医术,拥有无用的名声而自我满足!”
于是问的人辞谢他,都说樗散生是明白道理的人。我是从建安(建德)府的黄仁云那里听说的。
史官说:樗散生的传闻不假啊。樗散生难道果真是明白道理的人吗?君子之道,可贵之处在于谋生要问心无愧。我 看世上有愧于心的人很多啊,樗散生难道没有看见吗?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自认为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而不愿做,孔子对此很高兴。樗散生难道是效仿 漆雕开的吗?既然这样,那么说樗散生是明白道理的人,难道不对吗?有人说他是羡慕樗木因为不才而长寿。那是庄子的寓言,樗散生大概不会取用。
-
胡无人行 吴均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南朝
-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韩愈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
-
治 学(节选) 【魏】徐干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选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曚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
-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喧嚣中,郑和的遗产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当人们都在高声颂扬郑和的航海成就时,我要说出一个被长期忽略的事实,即郑和对海外华侨社会及其文化架构的非凡意义。在我看来,郑和不仅是中国
-
语义说明:经常听到、看到而深受影响。 使用类别:用在「教育感化」的表述上。 耳需目染造句:01大人都不学好,小孩每天耳需目染,怎么不变坏? 02因为母亲是音乐家,她从小耳需目染,所以音乐底子不错。 0
-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1],往往言心言性[2],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3];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4]。性命之理,著之《易传》
-
语义说明:指勤勉而不知疲倦。 使用类别:用在「勤奋苦干」的表述上。 孜孜不倦造句:01他夙夜匪懈,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使人钦佩。 02学习任何知识都要有持之以恆、孜孜不倦的精神。 03他孜孜不倦的用心学
-
小学语文古诗大全带翻译 《咏鹅》初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 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 红色的鹅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品赏析[注释](1)不值:没有碰见。(2)应:大概。屐[音“季”]齿:木头鞋子的齿。[译文]趁春日天气晴好,外出会友。也许是园主人爱
-
(王)昕字元景,少笃学,能诵书。太尉、汝南王悦辟为骑兵参军。悦好逸游,或驰骋信宿,昕辄弃还。悦乃令昕在前,手为驱策。昕舍辔高拱,任马所之,左右言其诞慢。悦曰:“府望唯在此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