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箫声咽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李白)
忆秦娥·箫声咽全文
箫声咽(yè),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全文翻译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字词句解释
此词上片伤别,下片伤逝。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之为李白之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
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三辅黄图》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其地势较高,可俯视长安城,在唐代是游览之地。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高的节日。
咸阳古道: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
残照:指落日的光辉。
汉家:汉朝。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本文由【古典文学网-诗词帮-www.shicibang.com】整理
-
乾道八年1772年,陆游四十八岁时,撤去夔州通判的职务,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捡法官。那年正月,从夔州赴宣抚使司所在地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二月途经果州(今四川省南充)而写下了此首词。陆游
-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出自唐代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
-
史鱼黜殡,子囊城郢 出自唐代李瀚的《蒙求》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非熊。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谢安高洁,王导公忠。匡衡凿壁,孙敬闭户。 郅都苍鹰,宁成乳虎。周嵩狼抗,梁冀跋扈。郗
-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一作张又新诗)》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滉荡,绣毂下娉婷。林榭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肯
-
出自唐代独孤及的《送江陵全少卿赴府任》 冢司方慎选,剧县得英髦。固是攀云渐,何嗟趋府劳。楚山迎驿路,汉水涨秋涛。鶱翥方兹始,看君六翮高。
-
恁着我这蘸金巨斧,乞抽扢叉,砍他鼻凹 出自元代朱凯的《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 第一折(冲末扮杨景领卒子上,诗云)雄镇三关几度秋,番兵不敢犯白沟。父兄为国行忠孝,敕赐清风无佞楼。某姓杨名景,字彦明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古今小说序》 《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作者署“绿天馆主人”,亦即冯梦龙。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耳犹、子犹。已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春秋诗人左丘明的《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北京条约》订立后,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由恭亲王奕诉奏请,于1861年1月20日批准成立的中央机构。职官仿照军机处的体系,主要分大臣、章京两级,由亲王一人
-
咏方广诗全文: 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 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 咏方广诗全文翻译: 在这神圣幽静的寺庙里好好地睡了一觉,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