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世乱,为兵,度诸将惟北寨王宗侃最贤,乃往说之曰:“彭州本西川之巡属也,陈、田召杨晟,割四州以授之,伪署观察使,与之共拒朝命。今陈、田已平而晟犹据之,州民皆知西川乃其大府而司徒乃其主也,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其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残伤于蛇虎,孤危饥渴,无所归诉。彼始以杨晟非其主而不从,今司徒不加存恤,彼更思杨氏矣。”宗侃侧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
先成请条列为状以白王建,事凡四条:“其一,乞招安山中百姓。其二,乞禁诸寨军士及子弟无得一人辄出淘虏,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敢越表者斩。其三,乞置招安寨,中容数千人,以置所招百姓,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其四,彭州土地宜麻,百姓未入山时多沤藏者,宜令县令晓谕,各归田里,出所沤麻鬻之,以为资粮,必渐复业。”建得之大喜,即行之,悉如所申。
明日,榜帖至,威令赫然,无敢犯者。三日,山中民竞出,赴招安寨如归市,寨不能容,斥而广之;浸有市井,又出麻鬻之。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月余,招安寨皆空。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伪署观察使 署:部署
B.今司徒不加存恤 存:抚恤
C.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 听:听凭
D.斥而广之 斥:扩大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俟招安 以置所招百姓
B.军士王先成者 无敢犯者
C.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 军士复从而掠之
D.其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 彼始以杨晟非其主而不从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B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C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D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建派兵五万围攻彭州,很久不能攻克,彭州老百姓都逃窜藏匿在山谷之中。
B.王先成一共提出了革除“淘虏”弊端的四项建议,王建非常高兴地全都采纳了。
C.王建两天后就颁布了安民条令,躲藏在山中的老百姓竞相出来,奔赴招安寨。
D.有了街市之后,百姓可以通过出售沤制的麻来换取钱粮,渐渐就离开了招安寨。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宗侃侧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4分)
②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3分)
(2)从文章中找出彭州老百姓窜匿山谷不出的两个原因。(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参考答案
5.A(署:委任)
6.A(用来,连词,表目的。B.表判断,助词/……的人,代词;C.却,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或顺承;D.那些,代词/他们的,代词)
7.B
8.C(“明日”指第二天)
9.(1)①王宗侃十分悲戚,不由得一再移动他坐着的床向前询问王先成,惊慌地说:“这种情况确实有,该怎么办好呢!”
(4分。“侧然”、“诚”、“将若之何”各1分,大意1分)
②老百姓看到自己村落没有被残暴抢掠的灾难,渐渐地(回乡)重操旧业。
(3分。“抄暴之患”、“稍稍”各1分,大意1分)
(2)原因一:以俟招安(等待着王建的招抚)
原因二: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王建没有及时招安)
原因三: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其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残伤于蛇虎,孤危饥渴,无所归诉。(“淘虏”残害老百姓,使得他们无所归诉。)
(3分。一点两分,两点3分)
【参考译文】
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二十六日),司徒王建派遣同族子弟嘉州刺史王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带领军队五万攻打彭州,杨晟迎战却战败,王宗裕等当即围攻杨晟。很久不能攻克,当地百姓都窜逃藏匿在高山深谷之中。王建各个营寨的士卒每天出去掳掠抢劫,把这叫做“淘虏”,对搜抢来的人民财物,军中将领先挑选那些好的,剩余的让士兵们瓜分,把这当作寻常事。
有一个军士王先成,是新律人,本来是个书生,适逢天下大乱,便参军从武,他揣测各位将领中只有北面营寨的王宗侃最为贤明,就前往劝王宗侃说:“彭州本来是西川的属地,陈敬、田令孜召来杨晟,割出四个州授给杨晟,任命杨晟为观察使,与他们共同抗拒朝廷命令,现在陈敬、田令孜已经平灭,而杨晟仍然占据着彭州,彭州的人民都知道西川是他们的大府,而检校司徒王建是他们的官长,所以王建的大队人马到达彭城一带之初,当地百姓并不进入城内归附杨晟,而是逃往高山深谷躲避起来,等待着王建的招抚。现在王建军队到达已经几个月了,百姓没有听到招抚劝降的命令,相反纵容军中士卒一再大肆抢掠,与强盗贼寇没有什么两样,他们抢夺百姓的资财货物,追逐百姓的家畜财产,把那些年老体弱的人以及妇女分给士兵做奴婢,使这里的父子兄弟骨肉分离愁苦怨怒。那些在山谷中的人,酷暑暴雨之下无遮无盖,不时受到毒蛇猛虎的残害,孤苦危险,又饿又渴,没有诉苦的地方。彭州百姓开始时认为杨晟不是他们的官长而不遵从他,现在检校司徒王建对他们不加爱抚救济,他们就会改变初衷想念杨晟了。”王宗侃十分悲戚,不由得一再移动他坐着的床向前询问王先成,惊慌地说:“这种情况确实有,该怎么办好呢!”
王先成请求分条开列写成状纸以便禀告王建,事情共有四条:“其一,请求招抚山谷中的百姓。其二,请求禁止各营寨的军中士兵和子弟,一个也不准出去搜掠百姓,在各营寨的旁边立石碑,七里方圆之内听凭打柴放牧,有敢超越石碑的斩杀。其三,请求设置招安寨,寨中能容纳下几千人,以安置所招来的百姓,我王宗侃请求从所部将校中挑选谨慎干练的人,做招安将领,令他带领三十人日夜手持武器巡逻护卫。其四,彭州的土地适于种麻,这里的百姓在没有进山时将大量的麻沤藏起来,应当命令县令明确告知百姓,分别回到田间故里,挖出沤藏的麻卖掉,换取资财粮食,这样必定会逐渐恢复旧业。”王建接到状文大为欢喜,当即施行,全部照办。
第二天,发布的告示传下,威严的军令赫然在目,没有人敢违。第三天,躲藏在山谷中的百姓竞相出来,像赶集一样奔赴招安寨,招安寨容不下,就开辟地盘扩展寨子。逐渐地又有了集市,百姓又拿出收藏的麻贩卖。招安寨的人民看到自己村落没有被残暴抢掠的苦难,逐渐回到故里重操旧业。一个多月的时间,招安寨里都空了。
-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出自北宋诗人李冠《蝶恋花》 【全诗】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祝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
-
《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
-
同罪南迁惊最远,乘流北下喜先归。谓言一笑秋风后,却顾千山驿路非。岭外云烟随梦远,江边鱼蟹为人肥。还家嫁女都无事,卧读诗书尽掩扉。
-
《诉衷情》 年代:宋作者:柳永 一声画角日四曛。 催促掩朱门。 不堪更倚危阑,肠断已消魂。 年渐晚,雁空频。 问无因。 思心欲碎,愁泪难收,又是黄昏。
-
七夕诗句“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出自宋代诗人晏几道的《七夕》 七夕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
-
“古代文学研究:视野与方法”笔谈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 来源:《文学遗产》2014年2期 作者:李昌集,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
-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作品赏析【注释】①虞美人草: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乐律篇》:“旧
-
婚礼和葬礼常被人相提并论,中国人把它们称为“红白喜事”。当梦中出现了婚礼,它常常意味着葬礼。梦见参加婚礼,亲友要去世。男女青年梦见结婚,身体会有玻梦见和老头(老太太)结婚,会得到遗产。梦见自己结婚,要
-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
-
脑筋急转弯题目:黄鳝、泥鳅、蚯蚓谁戴帽子最二? 脑筋急转弯解析:“二”在此是指:傻、土里土气,属于网络语言,谜面上的三种动物,只有一种是生活在土里,它戴上帽子,会比其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