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寻隐者不遇》贾岛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9 18:55:42阅读:927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作品简介《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原文

寻隐者不遇⑴
松下问童子⑵,言师采药去⑶。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⑷。

词句注释
⑴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⑵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⑶言:回答,说。
⑷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白话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英汉对照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A NOTE LEFT FOR AN ABSENT ECLUSE

Jia Dao
When I questioned your pupil, under a pine-tree,
"My teacher," he answered, " went for herbs,
But toward which corner of the mountain,
How can I tell, through all these clouds ?"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笠翁对韵五歌拼音版、注音版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笠翁对韵五歌拼音版、笠翁对韵五歌注音版,欢迎阅读。笠翁对韵五歌注音版《 笠lì翁wēng对duì韵yùn · 五wǔ歌gē 》 微wēi对duì巨jù , 少shǎo对duì多duō

  • 经杜甫旧宅拼音版注音版、翻译及赏析(雍陶)

    经杜甫旧宅拼音版注音:huàn huā xī lǐ huā duō chù , wèi yì xiān shēng zài shǔ shí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wàn gǔ zhǐ yī

  • 元元本本

    元元本本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元元本本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元元本本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出自魏晋曹植的《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 资治通鉴·梁纪·梁纪二十二文言文翻译

    资治通鉴·梁纪·梁纪二十二《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梁纪·梁纪二十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旃蒙大渊献,尽柔兆困敦,

  •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尝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裨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其将李建期。当是时,隶朗州刘言麾下者指挥使十人,咸以知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拼音版注音版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注音版《 赵zhào武wǔ灵líng王wáng胡hú服fú骑qí射shè 》 赵zhào武wǔ灵líng王wáng北běi略lüè中zhōng山shān之zhī地dì , 至zhì房f

  •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意思翻译、赏析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出自宋代谢逸的《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

  •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出自宋代戴复古的《小孤山》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

  • 鹿蹊兮躖躖,貒貉兮蟫蟫

    鹿蹊兮躖躖,貒貉兮蟫蟫 出自两汉王逸的《九思》 逢尤悲兮愁,哀兮忧!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