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望月有感》白居易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9 18:46:56阅读:152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作品简介《望月有感》别名《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律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动乱时期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情景,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兄弟姐妹间的思念之情。全诗句句扣紧主题,言辞清丽,不加雕饰,淡而有致,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原文

望月有感
自河南⑴经乱,关内⑵阻饥⑶,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⑷、於潜七兄⑸、乌江十五兄⑹,兼示符离⑺及下邽⑻弟妹。
时难年荒⑼世业⑽空,弟兄羁旅⑾各西东。
田园寥落⑿干戈⒀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⒁分为千里雁⒂,辞根⒃散作九秋蓬⒄。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⒅五处⒆同。

作品注释
⑴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⑵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⑶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⑷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⑸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⑹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⑺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⑻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⑼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
⑽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⑾羁旅:漂泊流浪。
⑿寥落:荒芜零落。
⒀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⒁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
⒂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⒃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⒄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
⒅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⒆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翻译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秋(799年)至贞元十六年春(800年)之间。其时诗人到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贞元十五年(799年)春二月,宣武(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三月,彰义(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平叛战争规模较大,时间亦长。此即诗题所言“河南经乱”。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值此人祸天灾纷至沓来之际,田园荒芜,骨肉离散,诗人不免忧国思亲,伤乱悲离。就在这一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见祖业一空,兄弟姊妹失业羁旅,天各一方,于是有感而作。

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战乱给家庭带来的灾难,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表达了身世飘零的感伤情绪。

题目很长,题中直接交待了写作的原因、背景,可以当作序言: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时难,即指题目中所说的“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到白居易和产业,经过这场战乱已荡然无存,骨肉兄弟们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各奔东西。下一联写战乱结束后的凄凉景象。战乱纷争终于结束了,然而,田地荒芜,杂草丛生,骨肉亲人仍流离失所,漂泊者相望于道。这两联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描写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历来,战争带给人民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灾难,亲人们有家不能回,战争一起,田地、产业个部付诸东流,劳命伤则一,所有的不幸都得由人民来承担,兴、亡,最苦的都是百姓。

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结尾,诗人用“明月”这一自古以来就容易引人遐思的美好意象点明了题意。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形成了默契。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英汉对照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TO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ADRIFT

IN TROUBLED TIMES THIS POEM OF THE MOON

Bai Juyi
Since the disorders in Henan and the famine in Guannei,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have been scattered. Looking at the moon, I express my thoughts in this poem, which I send to my eldest brother at Fuliang, my seventh brother at Yuqian, My fifteen brother at Wujiang and my younger brothers and sisters at Fuli and Xiagui.
My heritage lost through disorder and famine,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flung eastward and westward,
My fields and gardens wrecked by the war,
My own flesh and blood become scum of the street,
I moan to my shadow like a lone-wandering wildgoose,
I am torn from my root like a water-plant in autumn:
I gaze at the moon, and my tears run down
For hearts, in five places, all sick with one wish.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

    出自唐代刘言史的《赠成炼师四首》 花冠蕊帔色婵娟,一曲清箫凌紫烟。不知今日重来意,更住人间几百年。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大罗过

  •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意思翻译、赏析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出自五代徐昌图的《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

  • 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满招损,谦受益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满招损,谦受益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元代唐诗学的政治、文化背景

    ”蒙古这支崛起于朔方大漠的少数民族,金戈铁马,所向披靡,先后殄灭夏、金、宋,入主中原,“绍帝运”而“接天统”,成为上继汉、唐、宋的“正朔所在”。但这也是华夏民族第一次全部落入少数民族统治之手,中国的社

  • 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深入研究国学是很有必要的

    国学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袁行霈代表一向认为,国学不能救中国,也不能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然而,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中国的国情,国情既包括中国的现状,也包括中国的历史,以及中

  • 唐宋八大家·封建论

    封建论封建论 【原文】 天地果无初乎[259]?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260]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261]?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

  • 《刘乾耀绍原昔同里巷以贫见过愧无以副其意辄》鉴赏

    【原题】:刘乾耀绍原昔同里巷以贫见过愧无以副其意辄成四韵为别

  • 无关大体

    无关大体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无关大体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无关大体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我愿造化手,莫放狐兔走。

    出自唐代苏拯的《世迷》 乌兔日夜行,与人运枯荣。为善不常缺,为恶不常盈。天道无阿党,人心自覆倾。所以多迁变,宁合天地情。我愿造化手,莫放狐兔走。恣海产珍奇,纵地生花柳。美者一齐美,丑者一齐丑。民心归大

  • 长安居大不易

    长安居大不易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长安居大不易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长安居大不易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