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
【注释】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运。④穷:走投无路。⑤无志:没有见识。⑥失:过失,过错。⑦反:反而。⑧岂:难道。⑨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文言知识】
释“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时期是指贵族统治者和被统治的劳动百姓。《国语》上说:“君子务治,小人务力。”意为君子致力于统治,小人致力于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后,“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为君子心胸宽阔,小人时常忧愁。《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成语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参考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知:认识; ②岂:难道; ③道:遵循; ④怪:异端。
2.翻译: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
-
【倾家荡产解释】把全部家产弄得精光。倾:倒出。荡:弄光。 【倾家荡产造句】 ①哪怕倾家荡产,我也要支助这些困难学生上学! ②因为赌博、吸毒,她已倾家荡产。 ③你要慎重考虑,这可是风
-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
-
题云际寺上方 卢纶 松高萝蔓轻,中有石床平。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 空门不易启,初地本无程。 回步忽山尽,万缘从此生。 作者: 卢纶(748-800?),字允
-
语义说明:比喻对事情的状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使用类别:用在「了解透彻」的表述上。 了如指掌造句:01他狠喜欢翻阅汽车杂誌,对各厂牌的车了如指掌,是个标准的汽车迷。 02这个森林像个迷宫一样,还好我们的
-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
-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作于:(1931年)《鲁迅诗稿》作“辛未初春,书请邬其山人仁兄教正。”①邬其山,即内山完造,ldquo
-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
语义说明:形容女子容貌十分姣好。 使用类别:用在「美丽动人」的表述上。 闭月羞花造句: 01、画里的仕女真有闭月羞花之美。 02、小美是公认的班花,有着闭月羞花的美貌。
-
域附白,孙生足下:比见文二首,益复奇宕[1]有英气,甚喜!亦数欲有言以答足下之意,而自审无所得,又甚愧! 仆尝闻马有振鬣长呼而万马皆喑者[2],其骏迈之气空[3]之也。虽然,有天机[4]焉。若灭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