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参考翻译
注释
短衣匹马: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尚骑射,故穿窄袖之衣,称为短衣。这里是谓穿短衣,乘匹马,奔驰在征途上。
却愁二句:意谓待到行人归来,对灯夜话时,述说着别离之苦反倒使人生愁增恨。李白《江夏行》:‘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拥髻,捧持发髻。苏轼《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小词作法很别致,即虽然仍用上景下情的常见之法,但此篇却在落笔的角度上有所变化,词的上片写的是征途之景,其见闻感受皆从自己一方落墨,下片则是从闺中人一方写来的,是作者假想中的情景。所以此篇极有浪漫特色,极见情味。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魏晋时期,司马氏夺取了曹魏的政权,虽然曹家名义上还是皇帝,但实际上掌权的已经是司马家了,对于司马家来说,只是缺一个正经的时机来进行最后一步行动。曹髦,他也算是曹家在后期对抗司马家的一股比较强势的势力
-
【原题】:鲁漕按行诸郡以所得江山之秀形之篇章灿然成轴出以相示卒未能尽和且作数语以报来辱
-
出自唐代王適的《蜀中言怀》 独坐年将暮,常怀志不通。有时须问影,无事却书空。弃置如天外,平生似梦中。蓬心犹是客,华发欲成翁。迹滞魂逾窘,情乖路转穷。别离同夜月,愁思隔秋风。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时来
-
不蔓不支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蔓不支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蔓不支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周礼·一张寄给自己的贺卡周礼陈新是我们班的班长,学习极佳,其他方面也很优秀。每一位科任老师上课前,总是忘不了夸他几句,并要求大家以他为学习榜样。长期下来大家不免心生嫉妒,加之陈新生性高傲,难以靠近,所
-
龙江虎浪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龙江虎浪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龙江虎浪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蝇。
出自唐代唐彦谦的《蟹》 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扳罾拖网取赛多,篾篓挑将水边货。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见惊非常。买之最厌黄髯老,偿价十钱尚嫌少。漫夸丰味过蝤蛑,
-
爱民者强 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议兵》)【鉴赏】 这句话出自《荀子·议兵》。荀子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用兵
-
聱牙诘屈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聱牙诘屈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聱牙诘屈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理会得 出自元代刘君锡的《杂剧·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楔子(冲末扮李孝先上,诗云)心头一点痛,起坐要人扶。况是家贫窘,门前闻索逋。小生姓李,双名孝先,祖居襄阳人氏。自幼父母双亡,习儒不遂,去而为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