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前出塞九首》杜甫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8 14:34:21阅读:106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 作品原文
  • 作品注释
  • 作品译文
  • 创作背景
  • 作品鉴赏
  • 作品点评
  • 作者简介
目录

作品原文

前出塞九首


[唐] 杜甫


其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其二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其三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其四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其五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其七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其八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其九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作品注释

其一

1.戚戚:愁苦貌。因被迫应往,故心怀戚戚。

2.悠悠:犹漫漫,遥远貌。交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是唐王朝防吐蕃处。

3.公家:犹官家。有程期:是说赴交河有一定期限。

4.“亡命”句:是说如果逃命,又难逃法网。唐行“府兵制”,天宝末,还未全废,士兵有户籍,逃则连累父母妻子。

5.“君已”两句:点出赴交河之故,是全诗的主脑,是人民的抗议,也是杜甫的斥责。

其二

6.“出门”两句:离家日久,一切习惯了,熟习了,放下再受伙伴们的戏弄和取笑。按《通典》卷一百四十九:“诸将上不得倚作主帅,及恃己力强,欺傲火(伙)人,全无长幼,兼笞挞懦弱,减削粮食衣资,并军器火具,恣意令擎,劳逸不等。”则知当时军中实有欺负人的现象。

7.死无时:是说时时都有死的可能,不一定在战场。正因为死活毫无把握,所以也就顾不 得什么骨肉之恩,说得极深刻。

8.走马:即跑马。脱:去掉不用。辔头:当泛指马的络头。

9.挑:信手地挑着。青丝:即马缰。

10.捷下:即飞驰而下。

11.搴:拔取。是说从马上俯下身去练习拨旗。 《通典》卷一百四十九:“搴旗斩将,陷阵摧锋,上赏。”所以要“试搴旗”。

其三

12.呜咽水:指陇头水。《三秦记》:“陇山顶有泉,清水四注,俗歌:陇头流水,呜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这以下四句即化用陇头歌。

13.轻:轻忽,只当没听见。肠断声指呜咽的水声。

14.“心绪”句:是上句的否定。心绪久乱,而水声触耳,想不愁也不行。心不在焉,因而伤手。初尚不知,见水赤才发觉。刻划人微。

15.丈夫:犹言“男儿”、“健儿”或“壮士”,是征夫自谓。誓许国:是说决心把生命献给国家。这以下四句征夫的心理有了转变,但是出于无可奈何的,所以语似壮而情实悲,口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仍有矛盾。

16.“愤惋”句:既以身许国,此外还有什么值得悲愤和留念的呢?此承上句。

17.“功名”句:西汉宣帝曾图画霍光、苏武等功臣一十八人于麒麟阁。

18.当:此字很有意思,好像甘心如此,其实是不甘心。末两句也是反话。所以有此矛盾现象,是由于这个战争不是正义的战争,人民也是被强制去作战的。

其四

19.“送徒”句:送徒有长,是指率领(其实是押解)征夫的头子,刘邦、陈胜都曾做过。

20.远戍:指人说,是征夫自谓。亦有身:是说我们也有一条命,也是一个人。是反抗和愤恨的话。仇注:“远戍句,此被徒长呵斥而作自怜语。”

21.“生死”两句:是说死活我们都向前去,决不作孬种,用不着你们吹胡子瞪眼,也是汪性使气 的话。仇注:“吏即送徒之长。”

22.附书:即捎信儿。六亲:是父母兄弟妻子。

23.“哀哉”两句:概括书中的大意。决绝,是永别。仿佛是说:“妈呀!爸爸呀!妻呀!儿呀!…… 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我们苦也不能苦在一起了!”吴瞻泰云:“不言不同欢乐,而言不同苦辛,并苦辛亦不能同,怨之甚也。”

其五

24.迢迢:远貌。

25.异苦乐:是说苦乐不均。在剥削阶级的部队中,官兵总是对立的。

26.河:即交河。骑(jì):指骑兵。

27.倏忽:一会儿工夫。

28.“我始”句:《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说当时“戍边者多为边将苦使,利其死而没其财”。可见“为奴仆”确是实际情形。

29.树:立也。

其六

30.“挽弓”四句:这极像谣谚,可能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马目标大易射,马倒则人非死即伤,故先射马,蛇无头而不行,王擒则贼自溃散,故先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这一句的。

31.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沈德潜《杜诗偶评》:“诸本杀人亦有限,惟文待诏(文徵明)作杀人亦无限,以开合语出之,较有味。”萧涤非认为不确。

32.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第一首“开边一何多”照应。

33.“苟能”两句:是说如果能抵制外来侵略的话,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杀人呢?张远《杜诗会粹》:“大经济语,借戍卒口中说出。”

其七

34.雨(yù)雪:即下雪。雨,作动词用。

35.“径危”句:山高所以径危。因筑城,故须抱石。

36.指落:是手指被冻落。

37.汉月:指祖国。

38.“浮云”两句:祖国在南方,所以见浮云南去便想攀住它。“暮”字含情。

其八

39.单(chán)于:汉时匈奴称其君长曰单于,这里泛指边疆少数民族君长。

40.雄剑:古宝剑有雌雄,这里只是取其字面。四五动:是说没费多大气力。

41.奔:是奔北,即吃了败仗。

42.名王:如匈奴的左贤王、右贤王。这里泛指贵人。正是所谓“擒贼先擒王”。

43.辕门:即军门。

44.“潜身”两句:主要写有功不居的高尚风格,是第三章“大夫誓许国”的具体表现,也是下章“丈夫四方志”的一个过渡。

其九

45.能无:犹“岂无”“宁无”,但含有估计的意味。分寸功:极谦言功小。观从军十年馀,可知“府兵制”这时已完全破坏。

46.众人:指一般将士。苟得:指争功贪赏。

47.欲语:二字一顿。想说说自己的功,又不屑跟他们同调,干脆不说也罢。《礼记·由礼》:“毋剿说,毋雷同。”雷一发声,四下同应,故以比人云亦云。

48.“中原”两句:过去解说不一,大意是说:中原尚且有斗争,何况边疆地区?应前“单于寇我垒”。

49.四方志:指为国戍边而言。

50.固穷:坚守素志而不失气节。《论语》中有“君子固穷”一句。

作品译文

其一

悲悲戚戚地离开了家乡,踏上漫长的征路奔赴交河。

官家限定了到达前线的日期,如果逃亡又难免灾祸。

我们君王的疆土已经辽阔,而开边的战争还是如此繁多。

只好弃绝父母的养育之恩,忍泣吞声地扛着武器向前跋涉。

其二

出了家门,一天天地走远了;见识已多,不再受同行人的气。

骨肉之恩岂能不顾?无奈身为男儿死活没有定期。

摘掉络头让马疾驰,解下缰绳提在手里。

从万仞高山飞驰而下,俯下身来练习拔取军旗。

其三

蘸着呜咽的陇头水磨砺战刀,水色变红才觉察刀刃割破了手。

我想不理睬这令人断肠的流水声,怎奈心绪已乱了许久。

大丈夫立誓以身许国,又何必再心生怨怒?

只要能把自己的画像放在麒麟阁,即便立即战死也是值得。

其四

押送征夫的是你们这些官长,而远戍边疆的我们也都算个人。

不管是生是死我们向前去,用不着你们吹胡子瞪眼睛!

路上遇到一个相识的人,托他捎封信给家中六亲。

伤心啊我们双方已是永别了,再也不能相聚一处同受苦辛。

其五

走了迢迢万里路,终于被领着来到三军。

军中的苦乐多么悬殊,主将对此哪能了解详尽?

隔着河水望见了敌人的骑兵,眨眼间就驰过了几百群。

我现在仅仅是个小卒,何时才能建立功勋?

其六

拉弓应当拉强弓,用箭应当用长箭。

射人先射他骑的马,擒贼先擒贼的首颌。

杀人也要有个限度,立国总归得有个疆界。

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又何须过多地杀伤他们!

其七

驱马奔驰正逢天降大雪,行军进入一座高山。

沿着危险的山路抱运寒石修筑城垒,冻掉的手指落在厚厚的冰凌间。

此处距国门已十分谣远,何时才能筑好城垒得以归还?

头上的暮云悠悠南去,我们眼巴巴地望着却不能攀上它飞回故园。

其八

敌人前来攻打我们的城垒,百里沙场风尘昏暗。

我们挥动宝剑几次出击,就把敌军打得东逃西散。

我活捉了敌人的一个酋长归来,系上他的脖子交给主将。

然后悄悄地站到队列里,初次得胜又何必为自己张扬?

其九

当了十几年的兵,哪能不立一点战功?

众人争相冒功求赏,我想报功却羞于与他们混同。

争功夺利的事中原也有,何况在这与异族邻壤的边境!

大丈夫应当心怀天下,岂可为个人的困穷而动容!

创作背景

《前出塞九首》当作于天宝十载(751年)左右,一说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朱鹤龄说这九首诗是为天宝末年哥舒翰用兵于吐蕃而作。唐玄宗即位以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天宝六载(747年)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天宝八载(749年)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天宝十载(751年)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山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苦。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作品鉴赏

《晋书·乐志》载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李延年作,是一种以边塞战斗生活为题材的军歌。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

杜甫这九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士兵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第一首叙述自己初别父母被迫远戍的情景。第二首叙说上路之后的情景。离家已远,死生难料,只好索性豁出性命练习武艺。第三首,诉说自己一路上心情的烦乱,故作自励之语以求自解。第四首,描写自己在路上被军吏欺压和驱逼的情景。

第五首,自叙初到军中时的感慨:官兵对立,苦乐不均,身为奴仆,难树功勋。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实际上是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观点。第七首,征夫诉说他大寒天在高山上筑城和戍守的情况。

第八首,征人诉说自己初次立功的过程和对待功劳的态度。第九首,征人自叙他自己从军作战十余年的经历。前四首写出征,重在刻划离别之情;后五首写赴军,重在刻划以身许国。

这九首连章体的组诗,“借古题写时事,深悉人情,兼明大义”,通过叙事、抒情,采用了乐府诗特有的表现手法,成功塑造了役夫这一艺术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开天盛世”的黑暗面,主题鲜明,内容集中,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

首先,这组诗“九首承接只如一首”,前后连贯,结构紧凑,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杜甫的《前出塞》组诗第一首是起,写出门应征,点题“出塞”,引出组诗主旨:“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以之为纲,统摄全篇。以后各首便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顺次写去,循序渐进,层次井然。第九首论功抒志;带有总结的性质,可为结。中间各首在围绕主题展开的同时,每首又各有重点。前四首写出征,重在写征人的留恋之情;后五首写赴军,重在写征人的以身许国。条理清晰,又波澜起伏,曲折有致。诗人在情节的安排上亦前后照应,过渡自然。如第二首“骨肉恩岂断”承第一首“弃绝父母恩”;第八首“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呼应第六首“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就使九首如线贯珠,各首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不致分散。浦起龙说:“汉魏以来诗,一题数首,无甚铨次,少陵出而章法一线。如此九首,可作一大篇转韵诗读。”足见这种连章体组诗也是杜甫的一大创造。

第二,以点来反映面。整组诗只集中描写了一个征夫的从军过程,但却反映了整个玄宗天宝末年的社会现实:“开边一何多”,这里有连续不断的黩武战争;“单于寇我垒”,也有敌人对唐王朝边境的侵扰。两种战争交替进行,性质是复杂的。诗中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流离失所的沉重灾难,也有封建军队中官兵不公的现实;既有军士对奴役压迫的不满和反抗,也有征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既有征人戍边筑城的艰难困苦,也有士兵们的英勇作战。可谓这一时期的全景纪录。

第三,整组诗都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由征夫直接向读者诉说。这样寓主位于客位,可以畅所欲言地指斥时政。这正是用第一人称的自由方便处。此外,诗人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叙事,仿佛亲身经历一般,这就增加了真实感和亲切感,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四,诗人善于抓住人物特征,着重人物的心理刻划,精心塑造了一个来自老百姓的淳厚朴实、勇敢善战的士兵的生动形象。诗人在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或通过人物行动的细节描写以突出他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如第二首写这个征人冒险轻生、拚命练武的行动,就反衬出这个征人内心的苦闷和忧怨;第三首用磨刀伤手而自己不觉来刻划他“心绪乱已久”,内心烦乱不安的矛盾痛苦。这种用人物行动细节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就使人物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直接说教。或通过比兴手法来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变化,如第七首“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就将自己思念故乡、想念亲人的迫切心情托之“汉月”,寄之“浮云”,这就使人物复杂抽象的心理变化和感情特征具有可感性、形象性,使读者易于了解和接受。此外第八首描写这个征人对敌作战的英勇顽强,第九首写他对功赏的正确态度,虽着墨不多,但都形象逼真,跃然纸上。

作品点评

《后村诗话》:此十四篇(按指前后《出塞》)笔力与《古诗十九首》并驱。

《批点唐诗正声》:前后《出塞》,字字句句,皆宜圈点。神化之妙,言之不悉。

《唐风定》:诗有体有格:体贵,格高;体不贵,格卑。此诗独具汉魏风骨、其体贵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前后《出寒》诸什,奴隶黄初诸子而出,如将百万军,宝之惜之,而又能风雨使之,真射潮之力,没羽之技。

《杜诗说》:六朝好拟古,类无其事,而假设其词。杜诗词不虚发,必因事而设,此即“修辞立诚”之旨,非诗人所及。

《杜臆》:《前出塞》云“赴交河”……当是天宝间哥舒翰征吐蕃时事;而诗有“磨刀呜咽水”,陇头乃出征吐蕃所经繇者,诗亦当作于此时。注云“追作”,非也。……《出塞》九首,是公借以自抒其所蕴。

《杜诗详注》:张鋋曰:李杜二公齐名,李集中多古乐府之作,而杜公绝无乐府,惟此前后《出塞》数首耳;然又别出一格,用古体写今事。大家机轴,不主故常,昔人称“诗史”者以此。

《载酒园诗话又编》:《毛诗》无处不佳,予尤爱《采薇》、《出车》、《杕杜》三篇,一气贯串,篇断意联,妙有次第。千载后,得其遗意者,惟老杜《出塞》数诗。此诗节节相生,真与《毛诗》表里,必不可删。

《唐宋诗醇》:九首皆代从军者之词,指事深切,以沉郁写其哀怨,有亲履行间所不能自道者,可使天雨粟,鬼夜哭矣。读《东山》、《江汉》诸诗,《风》《雅》既变,斯为极焉。以视王粲《从军》五首,真靡靡不足道。后开篇视此稍纵而格力如一,其所缘起者殊也。吴昌祺曰:扫绝依傍,独有千古,无意不深,无笔不健。于鳞谓杜五古不合汉魏,乌知其尽脱窠臼而异轨齐驱耶!

《唐诗别裁》:九章多从军愁苦之词。

《读杜心解》:汉魏以来诗,一题数首,无甚诠次。少陵出而章法一线。如此九首,可作一大篇转韵诗读。

《杜诗镜铨》:借古题写时事,深悉人情,兼明大义,当与《东山》、《采薇》诸诗并读,视太白乐府更高一筹。

其一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甸曰:此赋也,伤感时事,其同怨而不怒。吴山民曰:“有程期”二字,含多少无奈何意。五、六二语,感时黩武,自怨自言(“君已”一句下)。

《杜臆》:“亡命婴祸罗”,乃其衷肠语。亡命则累及父母、六亲,故忍死吞声而去;一以为国,一以为亲,便见忠孝大节,且怨而不怒。……此风人之旨也。“已富”、“开边”,风刺语。

《杜诗详注》:首章,叙初发时辞别室家之情。

《载酒园诗话又编》:此应调之始,故但叙别离之恨,而“法重心骇,威尊命贱”之意,跃跃不禁自露。

《读杜心解》:“赴交河”,点清出兵之路。“已富”而又“开边”,乃九首寓讽本旨,在首章拈破。结语黯然,恋亲之情,赴国之义,俱见矣。

其二

《唐诗品汇》:刘云:如亲历甘苦,极征行孤往之意。人所不能自道,诗必如此序情,悯劳之际,其庶几乎!

《唐诗镜》:老杜长于造境。能造境,即情色种种毕著。

《唐诗归》:钟云:此句承“日已远”,妙,实有此境(“不受”句下)。钟云:口硬心酸(“骨肉”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董养性曰:离家日久,谙习战伐,众不敢欺,便觉得勇气百倍。

《杜臆》:前章云“弃绝父母恩”,而此又云“骨肉恩岂断”,徘徊展转,曲尽情事。死既无时,而后作壮语,所谓“知其不可如何而安之若命”者也,愈壮愈悲。

《载酒园诗话又编》:“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一句,壮勇之气已隐然可掬。“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见其国而忘家,恩以义断。“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四句,皆于忙中着闲。上写征行之苦,下写争先示勇之致。

《读杜心解》:齐截摹写轻生喜事之状,跃跃欲飞。

《杜诗镜铨》:刘须溪云:赋至此,极可壮,可伤(末二句下)。

其三

《唐诗广选》:刘会孟曰:又缓而急。刘履曰:人谓子美古诗学建安,是矣;然未免有时亦离去,如此篇“水赤”二语,已微露痕迹,而未甚相远,读者详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甸曰:此虽征人自誓之强,实诗人劝忠之义。前四句极凄婉,后四句极勇决。蒋一梅曰:章法由浅入深,一步高一步。吴山民曰:结岂人情?然正为宽解之辞。

《杜臆》:前四句化用《陇头歌》,极炉锤之妙,后四句发前未尽之意,作意外之想以自宽,正见其心绪之错也。“图麒麟”,岂易言哉!

《载酒园诗话又编》:此即《毛诗》“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意,忠义激烈,勃然如生。

《读杜心解》:途中感触。兴体也。……以下又捷转出一副血性语,心绪虽乱,终不以易吾誓死之志也。

《杜诗镜铨》:蒋云:借磨刀,撰出一首,自奇。重振起(“丈夫”句下)。末句反言见意。

其四

《唐诗归》:钟云:三字妙,“亦”字悲甚,下二句从此生(“远戍”句下)。钟云:真志,真勇(“生死”二句下)!谭云:亦复厚(“路逢”四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董养性曰:此篇见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杨慎曰:惨然语,不堪多读。屠隆曰:使人不可读,不可不读。

《杜臆》:云“不劳怒嗔”,则驱迫之苦可知。

《杜诗详注》:“远戍亦有身”,此被徒长呵斥,而作自怜语,……“哀哉”两语,即书中之意。孤身远戍,欲同苦辛而不可得,语更惨戚。

《载酒园诗话又编》:此句与符章末句意相似肩前是出门时言,犹感慨意多,此是因附书后再一决绝言之,直前不顾矣。且前止父母,此兼姻戚,文情之密,非复也。补出史与相识人来,尤见周匝。“附书”下三句,亦暗与次章“骨肉恩岂断”二语相应,又微反《毛诗》“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意,妙于脱胎变化。

《读杜心解》:“向前去”、“不劳嗔”,作索性语,愤所激也。

《岘佣说诗》:“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是决绝语。

其五

《唐诗品汇》:刘云:眼前语,意中事,通透自别;亦极哀怨之体,所以可传(首四句下)。

《唐诗归》:钟云:此语出“主将”门,便足王师(“军中”二句下)。谭云:真悲愤。钟云:热中(“我始”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单复曰:此殆不甘为人下而思欲自奋者(末二句下)。

《杜臆》:“军中异苦乐”,又意外意;乐者不言,言者不乐。不曰“为军士”、而曰“为奴仆”、盖军人以强弱相役,此正其所苦。而无从赴诉于主将者。

《载酒园诗话又编》:上四章俱是途中事,此章始至军中而述所经历。末句不徒感慨,亦有鼓锐意。

《唐宋诗醇》:李因笃曰:结语有深味,想打之却聘者,与此同悲。

《读杜心解》:读“我始”二语,寒士泪下。此章乃九诗之适中,为前后过峡,如曲谱之有过赚。

《杜诗镜铨》:五章初到军中而叹,亦见功名难就意,就三首末二句翻转。

《岘佣说诗》:“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足感伤语。

其六

《唐诗品汇》:刘云:此其自负经济者,军中常存此人。

《唐诗归》:钟云:此四句与下四句非两层,擒斩中正寓不欲多杀之意,所谓“歼其渠魁,胁从罔治”也(前四句下)。谭云:仁义节制之师(后四句下)。

《唐诗镜》:语语筋力。前四语不知何自?或是成语,或自己出,用得合拍,总为妙境。

《杜诗说》:前四语,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

《杜诗详注》:为当时黩武而叹也。张綖注:章意只在“擒王”一句,上三句皆引兴语,下四句中明不必滥杀之故。

《载酒园诗话又编》:此军中自励之言。上四句亦即《毛诗》“岂敢定居,岂不日戒”意,下四句更有“薄伐来威”之旨。

《唐宋诗醇》:黄生曰:明皇不恤其民而远慕秦汉,此诗托讽良深。

《唐诗别裁》:诸本“杀人亦有限”,惟文待诏作“无限”,以开合语出之,较有味。文云:“古本皆然”。

《读杜心解》:上四如此飞腾,下四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适如是。

《杜诗镜铨》:六章忽作闲评论一首,复提醒本意。大识议,非诗人语(末四句下)。

其七

《唐诗广选》:刘会孟曰:作者缓急自合。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写出戍苦乡思,诵之惨然。

《杜臆》:前四句言军士之苦,如亲历之者。在途则生死向前,在军则无日不思归,此人情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此草言筑城事。叙景处不仅本“载途雨雪”,兼从“渐渐之石”章来;末语更有《扬水》之痛。

《读杜心解》:高戍守也。戍守则须城筑,城筑必依山险。三、四,写冲寒陟危之苦、设色黯惨,边庭之苦极矣。苦极故思家也。六亲之念,前已丢开,此又提起,有雪舞回风之致。……读《东山》之诗,知此为“变风”矣。

其八

《唐诗品汇》:刘云:千载不死,坠泪未干。

《唐诗归》:钟云:挺动(“虏其”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董养性曰:此篇所以愧天下后世,为君子争功言也。陆时雍曰:善于自负。三、四语中有神(“雄剑”二句下)。

《杜臆》:虏名上,授辕门,不以一胜为功,盖其立志远大,必空漠南之庭而后快也。若以“不伐”看此诗,则浅矣。

《杜诗详注》:此写猛气雄心,跃跃欲动。

《载酒园诗话又编》:此方及战事,八句凡数层折,蹊回径转,各具奇观。

《唐诗别裁》:末二语有“大树将军”意度。

《读杜心解》:起二,彼势之盛。中四,我军之勇。剑才动而奔者已奔,系者已系,笔妙正在不费张皇。一结窅然以远,却为下章引脉。

其九

《唐诗品汇》:刘云:乃并与军中妒忌者之意得之,必不可少者(首四句下)。

《唐诗归》:钟云:豪杰志概,圣贤心肠(“众人”二句下)。钟云:出门激烈,至此却敦厚。出门是士卒气象,至“杀人亦有限”、“一胜何足沦”、“众人贵苟得”等语,便是大将军气象矣。

《杜臆》:公诗云:“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盖深悲之,而发之于此。

《载酒园诗话又编》:“从军卜年馀,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军中蒙蔽之形,不言而见。“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亦即“一胜何足论”意。但始犹一胜,此则十年之功,退让不言,志更不隳,更图后效,较之“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度量相越多少。

《唐诗别裁》:合九章成一章法(“丈夫”二句下)。

《杜诗镜铨》:“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隐见得不偿失。借军士口中逗出,总是绵里裹针之法。

《岘佣说诗》:“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是自占身分语。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聊斋志异·赌符拼音版、注音版

    文言文之家为大家整理聊斋志异·赌符拼音版、聊斋志异·赌符注音版,欢迎阅读。聊斋志异·赌符注音版《 赌dǔ符fú 》 韩hán道dào士shì居jū邑yì中zhōng之zhī天tiān齐qí庙miào

  • 陶陶兀兀

    陶陶兀兀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陶陶兀兀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陶陶兀兀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汉家张御史,晋国绿珠楼。

    出自唐代蒋冽的《经埋轮地》 汉家张御史,晋国绿珠楼。时代邈已远,共谢洛阳秋。洛阳大道边,旧地尚依然。下马独太息,扰扰城市喧。时人欣绿珠,诗满金谷园。千载埋轮地,无人兴一言。正直死犹忌,况乃未死前。汨罗

  • 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秋。

    出自唐代李肱的《句》 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秋。(见《万花谷》)。

  • 车声何事辚辚动,专为华筵赏雪来

    出自元代高文秀的《杂剧·须贾大夫谇范叔》 楔子(净扮魏齐领卒子上,诗云)自从分晋列为侯,天下雄兵数汴州。谁想马陵遭败后,至今说着也还羞。某乃魏齐是也,佐于魏国,为丞相之职。想俺先祖魏斯,与那赵籍、韩虔

  • 故朝宴聘享,嘉乐必存

    出自两汉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

  • 《蜀中作·曲端》原文与赏析

    曲端破碎江山不足论,何时重到渭南村?一声长啸东风里,多少未归人断魂!曲端(1089—1130),字平甫,镇戎军(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人,是南宋初年一位爱国将领。张浚宣抚州、陕时,任为威武大将军,泾

  • 令人报复去,道有公子芈建到此

    令人报复去,道有公子芈建到此 出自元代李寿卿的《杂剧·说鱄诸伍员吹箫》 第一折(冲末扮费无忌引卒子上,诗云)别人笑我做奸臣,我做奸臣笑别人。我须死后才还报,他在生前早丧身。小官少傅费无忌是也。自

  • 隈墙弄蝴蝶,临水掷虾蟆

    隈墙弄蝴蝶,临水掷虾蟆 出自唐代寒山的《诗三百三首》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

  • 神龟在南国,缅邈湘川阴。

    出自唐代萧颖士的《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 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主人有幽意,将以充林泉。罗网幸免伤,蒙君复羁牵。高堂列众宾,广座鸣清弦。俯仰转惊惕,裴回独忧煎。缅怀云岩路,欲往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