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参考翻译
翻译
翻译
击凿山崖飞泻急速的水流,号称是远古的大禹遗迹。
晚上旅馆佛寺的大门喧腾声,独自一人夜里睡觉不能安然熟睡。
水的特点本是安静的,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
为什么两者互相冲击(水冲击石头),雷鸣幽深少人的山林使人惊。
把这个问题遗留给寺观的旧友,了却它给我的疑问。
注释
①嘉陵江,在今四川I省境内,为长江上游支流。上人,唐人称僧人为“上人”。
②泄,渲泄,排放。奔湍,奔腾的激流。
③神禹迹,传说中夏禹治水留下的遗迹。
④自,本来,原来。云,语助词。
⑤相激,相撞击。
⑥雷转,像雷声一样回旋。空山,空寂的山间。
⑦“贻之”二句:贻,赠送。之,指上面提出的问题。
⑧道门,佛门。旧,故旧,朋友。道门旧,即深上人。
⑨了,尽,结束,引申为解决,解答。
⑩物我情,指客观外物的实情与主观自我的认识。这二句是说,我把个问题呈请佛门旧友深上人,望能给予透彻的解答。
参考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趣的妙诗,全篇抓住嘉陵江水声展开构思。
发端两句借大禹治水的传说写嘉陵江水声的由来。意思是说,大概由于大禹的神奇力量,他凿开险峻的山崖,使飞流急湍奔腾直泻,发出巨响。起笔即紧扣诗题,显得气势雄伟。
诗的三、四两句写诗人夜宿出门店,由于水声的喧闹,通夜无法安寝。这两句一方面承接上文,进一步具体写出嘉陵江水声之大;另一方面又极自然地引发出下文对水性的议论。这是阐发禅理、表现禅趣的转折点。
而五、六、七、八四句借水声与山石激荡出巨响的自然现象展开议论,颇含折理。大意是说,水性本来是安静的,山石也不会发出声响,可是两者一激荡,竟发出惊雷一样的巨响,完全丧失了水石的本性。我们从这一自然现象中,可以悟出很深的禅理:人在社会中,应当以无念为宗,不取不舍,不染不著,任运自然,自在解脱,应当象水石一样保持安静和无声的本性,清静无为,也就具备了佛性。水石保持住本性就具备了佛性,人向自性中求取,保持住清静无为的本性,也就具备了佛性。韦应物这种思想带着很浓的消极成分,应予批判。不过,从这首诗中,却可看出韦应物禅学修养是很深的。
诗的最后两句,表示自己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以此赠给深上人,彼此交流禅学心理,并对深上人彻悟物我之情的禅学修养无限向往。诗的结尾颇有意味,诗人提出了问题,但是自己并不去回答,而是把疑惑推给了老友,有一种故意责难的狡黠。另一方面传达了一种深奥的禅意,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性和人情的感悟。因为人的心性在遇到外物相激时,也会产生强烈反映,物性和人情本来就是相通的。我们不知道深上人是如何作答的,事实上,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回答。这个结尾,写得既很切题,又留有余味,不失韦氏平淡有味的风格。
创作背景
当时作者正在苏州山寺独宿,嘉陵江水的涛喧如雷,使作者不能安席,于是引起了作者对佛性、对物理的思索,主要是思索静的自性怎么会转而成动的喧响,思索间由颇多感触,便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韦应物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风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
-
出自唐代薛存诚的《太学创置石经》 圣唐复古制,德义功无替。奥旨悦诗书,遗文分篆隶。银钩互交映,石壁靡尘翳。永与乾坤期,不逐日月逝。儒林道益广,学者心弥锐。从此理化成,恩光遍遐裔。
-
纸上谈兵【释义】在纸上讨论打仗。形容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也指空谈无法变为现实。【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
-
狗是人类非常忠诚的朋友,几乎所有的狗狗,无论是什么品种,和人们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它都会认准自己的主人,而且不管家里的生存条件是怎么样的,它都会非常拥护自己的主人,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非常喜
-
你当初不与我休书,我和你是夫妻;你既与了我休书,我和你便是各别世人
你当初不与我休书,我和你是夫妻;你既与了我休书,我和你便是各别世人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第一折(冲末扮王安道上,诗云)一叶扁舟系柳梢,酒开新瓮鲊开包。自从江上为渔父,二十年
-
吕氏春秋知化原文带拼音版【 知zhī化huà 】 三sān曰yuē : 夫fū以yǐ勇yǒng事shì人rén者zhě , 以yǐ死sǐ也yě 。 未wèi死sǐ而ér言yán死sǐ , 不bù论lù
-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
-
出自唐代元晦的《越亭二十韵》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南服颁诏条,东林证迷误。未闻述职效,偶脱嚣烦趣。激水浚坳塘,缘崖欹磴步。西岩焕朝旭,深壑囊宿雾。影气爽衣巾,凉飔轻杖履。临高神虑寂,远眺川原布。孤
-
雀马鱼龙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雀马鱼龙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雀马鱼龙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 楔子(冲末曹操同张文远上,开云)幼小曾将武艺攻,驰驱四海结英雄。自从扫灭风尘息,身居宰相禄千钟。某乃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也。幼年曾为典军校尉,因破黄巾贼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