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刘庠,字希道,彭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30 01:27:44阅读:893
刘庠,字希道,彭城人。八岁能诗。蔡齐妻以子,用齐遗奏,补将作监主簿。复中进士第,为高密广平院教授。英宗求直言,庠上书论时事。帝以示韩琦,琦对之“未识”,帝益嘉重。日食甫数日,苑中张具待幸,庠言非所以祗天戒,诏罢之。会圣宫修仁宗神御殿,甚宏丽。庠言:“天子之孝,在继先志,隆大业,不在宗庙之靡。宜损其制,以昭先帝俭德。”奉宸库被盗,治守藏吏。庠言:“皇城几察厉禁,实近侍主之,当并按。”仁宗外家李珣犯销金法,庠奏言,法行当自贵近始。帝不豫,储嗣未正,庠拜疏谓:“太子,天下本。汉文帝于初元即为无穷计。颍王长且贤,宜亟立,使日侍禁中,阅四方章奏。”帝皆行之。  
神宗立,迁殿中侍御史,为右司谏。言:“中国御戎之策,守信为上。昔元昊之叛,
五来五得志,海内为之困弊。今莫若示大信、舍近功,为国家长利。”奉使契丹。故事,
两国忌日不相避。契丹张宴白沟,日当英宗祥祭①,庠丐免,契丹义而听之。
    除集贤殿修撰、河东转运使。庠计一路②之产,铁利为饶,请复旧冶鼓铸,通隰州盐矾,博易以济用。又请募民入粟塞下,豫为足食。进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契丹侵霸州土场,或言河北不可不备。庠上五策,料其必不动,已而果然。
  庠不肯屈事王安石。安石欲见之,戒典谒者曰:“今日客至勿纳,惟刘尹来,即告我。”有语庠者曰:“王公意如此,盍一往见。”庠谓:“见之,何所言?自彼执政,未尝一事合人情。脱问青苗、免役,将何辞以对?”竟不往。奏论新法,神宗谕之曰:“奈何不与大臣协心济治乎?”庠曰:“臣子于君父各伸其志。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                                                     
    契丹建牙云中,遣骑涉内地,边吏执之。契丹檄取纷然,又遣使议疆事。众疑其造兵端,欲大为备。庠奏言:“云朔岁俭,军无见粮。契丹张形示强,造端首祸,曲在彼不在我,愿勿听。宜先谕以理,然后饬兵观衅。”
元祐初,加枢密直学士、知渭州。卒,年六十四。宣仁闻之曰:“帅臣极难得,刘庠可惜也。”庠有吏能,淹通历代史,王安石称其博。卒后,苏颂论庠治平建储之功,诏褒录其子。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一》
【注】①祥祭:亲丧满十三个月或二十五个月的祭祀②路:宋时的行政区划。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庠言非所以祗天戒      祗:恭敬。     B. 在继先志,隆大业      隆:兴盛。
  C. 宜损其制              损:损害。     D. 储嗣未正              正:确立。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庠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   (   )
①庠上书论时事,帝嘉重    ②庠奏言,法行当自贵近始   ③颖王长且贤,宜亟立     
④日当英宗祥祭,庠丐免    ⑤料其必不动,已而果然     ⑥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刘庠经常向英宗提出规谏。英宗为仁宗修神御殿,非常宏丽,刘庠认为不应奢靡;奉宸库被盗后,刘庠主张应连同主管此事的近侍一并惩罚。
B.刘庠能妥善处理外交问题。在宋与契丹的关系上,他认为守信义最重要;出使契丹,他认为按照先例在先皇的忌日契丹不应该摆宴席,得到契丹同意。
C.刘庠注重发展地方经济,关注民生。担任河东转运使,他恢复废弃的冶炼场所,开通隰州的盐路,开展贸易;他又招募民众往塞下转运粟谷,以备足粮食。
D.刘庠对王安石新法不以为然。王安石想会见他,但刘庠始终不肯见;当神宗问他为什么不与大臣同心协力时,刘庠说他只知道侍奉君王,不敢攀附王安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彼执政,未尝一事合人情。脱问青苗、免役,将何辞以对? 竟不往。
  (2)契丹张形示强,造端首祸,曲在彼不在我,愿勿听。宜先谕以理,然后饬兵观衅。

参考答案:
4. (3分)C(损:减少。)

5. (3分)A(④是刘庠向契丹提出请求。⑤表明刘庠有见识,不在直言范围之内。注意:①隐含“敢于直言”之意,因为句前是“英宗求直言”句。⑥“不敢附安石”是直言反对王安石。③属刘庠职内顺理上奏,也可看作是刘庠直言劝谏。可算作模糊项。)

6. (3分)B(“他认为,按照先例在先皇的忌日契丹不应该摆宴席”,理解错误。原文“故事,两国忌日不相避”,意思是按照先例,两国在先皇的忌日彼此都不应避讳,即可以各自做各自想做的事。所以契丹才在白沟设宴,由于当天恰好是宋英宗的祭祀之日,刘庠请求停止宴会,契丹才被刘庠的道义所感动。)

7. (10分)
(1)、自从他执政以来,不曾有一件事合乎人情。假若(他)问起青苗法、免役法,我用什么话来回复他呢?最后也没有前往(拜见)。
(2)、契丹虚张声势,显示强大,开启祸端,理亏在他们不在我们,希望不要听信。应该先对契丹晓之以理,然后整顿军队,察看敌人的破绽。

译文:

刘庠,字希道,彭城人。八岁时能写诗。蔡齐将女儿嫁给他做妻子,蔡齐死后用他遗留下的奏章,使刘庠补授将作监主簿。后来又考中进士,官任高密广平院教授。宋英宗要求(大臣)直言谏上,刘庠上书议论时事,皇帝拿给韩琦看,韩琦说“看不出”,皇帝更加赞赏看重他。(当时)日食刚刚发生几天,皇帝的花园中正准备(游猎)器物等待皇帝临幸,刘庠说这并不是恭敬回应上天警示的办法,皇帝下诏书停止了这种做法。修建安放宋仁宗神像的祭殿,十分宏大壮丽。刘庠说:“天子的孝行,在于继承先帝遗志,使国家基业兴盛,不在于宗庙的华丽奢靡。应该削减它的规制,来显示先帝节俭的美德。”宫内奉宸库被盗,要惩治看守库藏的官吏。刘庠说:“在皇城里巡查和各种禁令是那么严厉,实际上安全是由近侍主持,应当一并查处。”宋仁宗的外戚李珣犯了销金法,刘庠上奏说,法律的施行应当从贵戚近臣开始。皇帝有病,太子之位还没有确立,刘庠奉上奏疏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汉文帝从登基建元开始便想到封立子孙使他们代代相传。颖王年长并且贤能,应该马上确立为太子,让他每天侍奉在宫内,阅览各地的奏章。”皇帝(对刘庠的建议)全都实行。

宋神宗继位,刘庠升为殿中侍御史,(上书)说:“中原地区抵御西戎的策略,恪守信义是上策。昔日西夏元昊的叛乱,五次进攻中原五次取得胜利,国内被陷入困弊的境地。如今不如(向他们)表明大信大义,放弃眼前的功利,谋求国家长远的利益。”刘庠奉命出使契丹:先例,两国在皇帝的忌日做事彼此都可以不避讳。契丹在白沟设宴,当天恰好是宋英宗的祭祀之日,刘庠请求停止宴会,契丹被道义感动,听取了刘庠的要求。

被授予集贤殿修撰、河东转运使。刘庠考虑河东一路的物产,铸铁的盈利最为丰饶,他请求恢复废弃的冶炼场所,开通限州的盐和矾石的运输,开展贸易来补给费用。又请求征募百姓往塞下运输粮食,预先备足粮食。刘庠晋升为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契丹侵占了霸州的土场,有人说黄河以北地区不可不防备。刘庠奉上五策,推断契丹一定不会有行动,后来果如他所料。

刘庠不肯屈意为王安石做事。王安石想要见他,告诉主管谒见安排的人说:“今天别的客人来了一概不接纳,唯独刘庠来了,立刻告诉我。”有人(对刘庠)说:“王公心意如此,你为什么不前往一见呢。”刘庠说:“见了他,说什么呢?自从他执政以来,不曾有一件事合乎人情。假若(他)问起青苗法、免役法,我用什么话来回复他呢?”最后也没有前往(拜见)。上奏评议新法,宋神宗晓谕他说:“为什么不和大臣同心协力济苍生治天下呢?”刘庠说:“臣子对君父只是各自展示自己的心志罢了。我只知道侍奉陛下,不敢攀附王安石。”

契丹在云中建置王庭,派遣骑兵侵略内地,被守边的士兵捉住。契丹多次传书取人,又派遣使者来议疆界的事。大家都怀疑契丹要发动进攻,想要做大的防备。刘庠上奏说:“云朔地区年成不好,部队没有存粮。契丹虚张声势,显示强大,开启祸端,理亏在他们不在我们,希望不要听信。应该先对契丹晓之以理,然后整顿军队,察看敌人的破绽。元祐初年,加封为枢密直学士,任渭州知府。去世时,年纪六十四。宣仁皇后听到消息后说:“帅臣极难得,刘庠可惜啊。”刘庠有做官的才能,精通历史,王安石也称赞他知识广博。去世后,苏颂论述刘庠在治平时建立储君之功,皇帝下诏褒奖并录用其子。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墨家视野中的重诺守信

    讲究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是政府执政于民的的根基,是社会健康运行的保证。从好的方面讲,诚信是人际合作、实现共赢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 《工之侨为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工之侨为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①。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②。使国工③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

  • 《明史•徐有贞传》“徐有贞,字元玉,初名珵,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徐有贞,字元玉,初名珵,吴人。宣德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时承平既久,边备媮惰,而西南用兵不息,珵以为忧。正统七年疏陈兵政五事,帝善之而不能用。及土木难作,郕王召廷臣问计。珵

  • 高节妇传(清)方苞

    节妇段氏,宛平民高位妻也[2]。京师俗早嫁娶,位之死,节妇年十七,有二子矣。高氏无宗亲[3],依兄以居。丧期毕,数喻以更嫁,节妇曰:“吾不识兄意何居[4]?吾非难死也,无如二子何。”其兄曰:“于正无如

  • 黄庭坚《鹧鸪天》全诗赏析

    塞雁初来秋影寒。霜林风过叶声乾。龙山落帽千年事,我对西风犹整冠。兰委佩,菊堪餐。人情时事半悲欢。但将酩酊酬佳节,更把茱萸仔细看。

  • MSN、QQ、微信哪个聊天工具最不好用?

    MSN、QQ、微信哪个聊天工具最不好用? 答案:MSN(慢死了)

  • 古人的“想你”,文气十足

    我们经常会说“我想你”,可有谁知道这个“想”字到底承载着多少思念与牵挂? 又有谁能做到用整颗“心”托起象征着“她(他)”的“想”呢? 如果你的

  • 百无聊赖|百无聊赖的意思|故事|典故|百无聊赖是什么意思

    【成语】百无聊赖 【释义】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依赖,指生活或感情上的依托,形容非常无聊。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空虚无聊,没有依托。

  • 唉组词|唉的组词

    【唉呀】感叹词 【唉哟】是一个感叹词,是人们在感到惊讶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 【唉叹】叹气 【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唉姐】方言。祖母。 【唉唉】象

  • 唐代女子服饰钟爱半露胸式裙装,说明唐朝社会的开放

    女人之爱妆饰,自古而然。中国古代女子的妆饰,登峰造极者当首推唐朝;而唐代之代表,又首推皇室。白居易《上阳人》云:“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这首诗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