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江上渔者①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一叶舟⑤,出没⑥风波⑦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⑤君:你。
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⑦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⑧风波:波浪。
翻译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创作背景
范仲淹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他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
《曾子杀猪》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导语:《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我们肯定都听过,目的是要告诉我们: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要有言必行。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曾子杀
-
梦见大娘,五行主木,梦见女性长辈者,主事业中多有烦忧,近期事业中多有小人作祟,或有长舌妇口舌是非之争,相处甚为不安,与他人间纠葛多者,财运难以提升,更有不顺之迹象。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出自唐代欧阳詹的《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五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一屦不出门,一车无停轮。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
-
田园作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尚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
-
偷鸡不着蚀把米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偷鸡不着蚀把米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六十一岁在石湖养病时写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作者在
-
“独坐敬亭山古诗意思翻译、注释和诗意(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独坐敬亭山古诗原文作者: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古诗意思翻译许多鸟高高地飞得没有踪影
-
飞鸟惊蛇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飞鸟惊蛇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飞鸟惊蛇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李元操的《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铜浑变秋节,玉律动年灰。暧暧城霞旦,隐隐禁门开。众灵凑仙府,百神朝帝台。叶令双凫至,梁王驷马来。戈鋋映林阙,歌管拂尘埃。保章望瑞气,尚书免火灾。冠冕多秀士,簪裾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 楔子(冲末扮鬼谷子领道童上,诗云)前身原是谪仙人,每夸苍鸾谒上真。腹隐神机安日月,胸怀妙策定乾坤。贫道姓王名蟾,道号鬼谷先生。幼而习文,长而习武,善晓兵甲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