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意思翻译、赏析
出自宋代吴潜的《鹊桥仙·扁舟昨泊》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参考赏析
赏析
宦海中的沉浮,恰如海的潮涨潮落,永无停息。尤其是在调迁频繁却无法担当大任、壮志难酬时,其落寞的心情更为沉重。此词抒写的就是宦海浮沉的落寞心情。
起笔三句叙事。词人说:扁舟昨天刚停泊,今天就来到高亭上,极目远望千里闲云。“闲云”也显出一股轻松之感。但是,他毕竟是来散心的,以解胸中郁闷,“孤”字见出他的孤独感,“目断闲云千里”也隐约透出念远、怀乡之意。作者的心情并不那么闲适,而较为复杂,有如夏末秋初的黄昏那和着凉意的热燥,使人并不好受。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天顺人意,降下一阵好雨!将那热燥一洗而空,仿佛人世间的一切尘垢连同自己那些莫名的烦闷也一洗而空。此词的“前山急雨过溪来”又加之“尽洗却”,这样的心情表现得更为痛快。此时他的愁闷似乎散去了,他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过片写雨后情景。“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极目秋景一片高远,可是,暮色寒鸦却不无一种惆怅的意味,作者遂以“一团”来形容这秋意。“一团”,即忧丝难理,烦躁中难堪的心境,委婉地表现出来。所以下面说:“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新秋的凉爽是可喜的,可是在不知不觉间,西风起了,节序便又推移了。这句是从苏轼《洞仙歌》:“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转化而来。表达出作者此时的情绪底蕴:他是在感叹似水的流年。以“痴区騃女”作反衬,益发显得悲凉。
唐柳宗元贬谪永州,写了一首诗叫《南涧中题》,苏轼谓此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终归还是忧。诗云:“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又云:“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鹊桥仙》中所表现的情绪虽然没有那么沉重,但节奏是相似的:忧中求乐,乐中有忧,乐尽忧来,心情虽一时得以开解,但终归抵挡不了忧愁的纠缠。这是一个欲有作为的士大夫在那不安定的调迁频繁的仕途中,所特有的心态。作者在不少词中写这种情况,感叹着“岁月尽抛尘土里”(《糖多令》)、“万事悠悠付寒暑”(《青玉案》)、“江湖自古多流落”(《满江红》)。读了那些词,回头再读这篇作品,对其思想感情能有个较切实的把握。
作者介绍
吴潜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信念奉献浩然气 ——学习杨善洲同志追求奉献的精神 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石匠出身,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1988年3月8日退休。他没有留在城市养老休息,却选择了扎根大山,走上造林之路。他的心愿是
-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出自宋代吕本中的《南歌子·驿路侵斜月》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
《韩非子·六反》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著作《韩非子》里面的一篇散文。该文批判了奸诈虚伪而无益于国家,却受到社会赞美的六种人;肯定了努力耕战而有益于国家,却受到社会诋毁的六种人。原文畏死远难,降
-
《山居秋暝》由唐代王维所创作。以下是山居秋暝全诗拼音版、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山居秋暝全诗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全
-
高中生本身就处于青春萌动期,与其将爱情问题捂着藏着,看做是教育的负担,不如因势利导,根据青少年的认知需求创新教育形式,与学生一起交流,转“堵”为“疏” 这门课并不是要教学
-
饿虎扑羊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饿虎扑羊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饿虎扑羊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原文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岑参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 出自宋代李好古的《谒金门·花过雨》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
-
冰消冻解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冰消冻解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冰消冻解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礼记大传的文言文 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祖。 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祈于社,设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