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孟武伯问仁》原文注释翻译及评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29 22:53:12阅读:356
 孟武伯问仁
 《论语·公冶长篇》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①孟武伯:鲁国大夫。②由:子路。③赋:军赋,这里实指军政事务。④求:即冉求。⑤邑: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及其周围的土地。分公邑和采邑两种。这里指公邑。⑥家:卿大夫的采邑。百乘之家,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县。⑦宰:古代县、邑的行政长官和卿大夫的家臣都叫宰。⑧赤:孔子学生公西赤,字子华。⑨束带:束着冠带,指穿着礼服。⑩宾客:指外国使节。

【译文】孟武伯问道:“子路仁吗?”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继续问。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在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负责军政事务,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在有一千户人口的城镇或有一百辆兵车的家族,可以让他担任总管,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公西赤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这个人,穿上礼服,立于朝廷之上,可以让他接待外宾,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

【评析】这段文字记载的是孔子与鲁国大夫孟武伯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孟武伯向孔子询问他的三个弟子——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否做到了“仁”。孔子却答非所问,只是较详细地介绍了这几个弟子的才能,即他们分别能够胜任什么样的职务,对是否做到“仁”的问题却避而不谈,一律用“不知其仁也”来搪塞。孔子非常了解这几个弟子的志向和才能,他的回答与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一致的。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他只需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把这个国家治理好,使这个国家的人民勇敢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冉求说,一个国土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他用三年的时间,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公西赤说,他能力有限,不敢说自己能做到什么,只能做点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在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他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这是公西赤自谦的说法,孔子认为他才德出众,可以胜任大司仪官。这几个弟子的志向和才能,在“孟武伯問仁”中得到了印证。这充分说明,孔子对自己的弟子是了如指掌的。

    但是,对这三个弟子“仁不仁”的问题,孔子为什么一问“三不知”呢?莫非他对自己的弟子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仁道广大无边,不可轻易达到,所以当孟武伯问:“子路仁吗?”他坦率地回答“不知道。”孟武伯认为,对弟子的了解,莫过于老师,子路仁不仁,孔子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他又继续追问,得到的却是“三不知”的回答。在孔子看来,“仁”,一定要合乎天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杂念;而且要始终如一,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人的志趣和才能是外在的,一个人内心是否纯正,凭外在的东西是不能轻率判断的。所以孔子客观地评价这三个弟子的才能,对“仁不仁”却不妄下结论。他这样回答,暗含勉励弟子之意:有志于求仁,就要时常省察自己的内心。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三不知”,体现了这种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梦到了表情是啥意思

    梦见表情,得此梦,虽有与他人间合作共处之心,奈何彼此勾心斗角,事业有不利之意,性格固执者,财运难以兴旺,求财多有不利。如做此梦,主身边小人颇多,因金钱之事与他人间互相叨扰相处,更有不利之意。秋天梦之吉

  • 惊慌失措造句八则

    【惊慌失措解释】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惊慌:惊慌惶恐。失措:举动失去常态。 【惊慌失措辨析】和“惊慌失措”意义相反的是“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态度镇静,不慌乱。另,参见“惊恐万状”

  • 石头蛋腌咸菜歇后语

    石头蛋腌咸菜 歇后语:一言(盐)难尽(进)

  • 再至浮山记(清)方苞

    昔吾友未生、北固在京师[2],数言白云、浮渡之胜[3],相期筑室课耕于此。康熙己丑[4],余至浮山,二君子犹未归,独与宗六上人游[5].每天气澄清,步山下,岩影倒入方池;及月初出,坐华严寺门庑,望最高

  • 街谈巷议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大街小巷中的谈说议论。 使用类别:用在「眾人谈论」、「传闻流言」的表述上。 街谈巷议造句:01这些街谈巷议未必可靠,不值得去深入探讨。 02这个重大案件发生后,街谈巷议都以此为焦点。 03口

  • 儒家文化、思想是如何弘扬的?

    儒家文化虽产生于两千年前,但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文化也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今天,我们说起儒家,提起孔孟,不免产生距离感,毕竟过去了那么多年,那么,离我们日渐遥

  • 白朴《【双调】得胜乐 夏》全诗赏析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杨下。只宜铺枕簪向凉亭披襟散发。

  • 华雄被斩之谜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很多,里面有一段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情节。写得太好太经典了,经典到没看过三国的人也都听说过。 关羽温酒斩华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发娇诏诸

  • 杨果《小桃红》全诗赏析

    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作品赏析【注释】:

  •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作者:毛泽东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