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29 22:49:37阅读:772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授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再调汉州军事判官。
    在官,数上书论时政,又上所著文论。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富民陈氏女选入宫,将以为后,偕复上疏谏上。马季良以罪斥置滁州,自言得致仕。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又数论升降之弊,仁宗嘉纳之。
    及元昊入寇,密诏偕选强壮万人,策应麟、府。偕奏:“出师临阵,无纪律则士不用命。今发农卒赴边,虑在路逃逸及临阵退缩。不禀号令,请以军法从事。”诏如所请。并人大惊畏。有中官预军事素横,前帅优遇之。偕至,一绳以法,命率所部兵从副总管赴河外,戒曰:“遇贼将战,一禀副总管节度。”中人不服,捧檄诉。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监军怖汗,不觉堕笏,翌日告疾,未几遂卒。于是军政肃然。
    偕在并州日,尝论《八阵图》及进神盾、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盾。其后王吉果用偕刀盾法败元昊于兔毛川。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累章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时襄谒告过杭而轻游里市,或谓偕合言于朝。对曰:“襄尝缘公事抵我,我岂可以私报耶?”
    还,判太常、司农寺,改右谏议大夫。请老,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于其归,特赐宴。尝召问,赐不拜。卒,遗奏《兵论》一篇,帝怜之,特赠兵部侍郎。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偕止罚金    止:仅仅。
  B.有中官预军事素横    素:一向。
  C.一绳以法        绳:准绳。
  D.帝怜之    怜:怜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偕刚正不阿、胸怀磊落的一组是    (    )
  ①在官,数上书论时政。
  ②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
  ③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   
  ④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   
  ⑤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
  ⑥偕对曰:“襄尝缘公事抵我,我岂可以私报耶?”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偕从小在终南山学习,后中进士,为官多年,针对朝廷用人不当的问题,多次向仁宗上书进谏。   
  B.杨偕与孔道辅、范仲淹为郭皇后被废,据理力争。而孔、范二人遭贬时,杨偕表现出为人仗义的特点,并且为富民陈氏女入宫选后之事继续上书进谏。   
C.杨偕性情刚烈而忠诚质朴,一心为公,敢于为国家和百姓说真话,而对持不同意见的官员不搞小动作,不公报私仇,表现出光明磊落的特点。
D.杨偕具有很强的政治才干和军事修养,平生既有胆量,又有见识,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建树,但对敌人有些心慈手软,以致晚节不保。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4分)                                               
(2)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3分)                                                          
(3)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质。(3分)
                                                             
参考答案
10.C  (绳:约束。) 
11.D  (①是一般性介绍杨偕的生平作为,④是说杨偕
    在舆论压力下如何自处:均不表明杨偕刚正磊落。)
12.D  (并非对敌人心慈手软,也没有晚节不保。)
13.见“参考译文”中画线句。
   
(参考译文)
杨偕,字次公,是坊州中部人。偕从小跟随种放在终南山学习,中了进士,授予坊州军事推官,担任汧源县知县,又调任汉州军事判官。
在官任上,多次递交文书讨论时事政治,又递交所写的文学理论。当时郭皇后被废,杨偕和孔道辅、范仲淹据理力争。孔道辅、范仲淹被贬至外地,杨偕只是罚款。他就说自己愿意和孔道辅等人一起遭贬,没有获批。富人陈氏之女选入宫中,准备让她作皇后,杨偕又递交奏疏进谏皇上。马季良因罪被贬放置滁州,他自己提出愿意退休。杨偕说,退休只适用于优秀贤良的人,犯罪的人是无权退休的。他又多次论述升降任用中的弊端,仁宗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到了元昊入侵时,皇帝秘密命令杨偕选拔强壮士兵一万人,策应麟、府二州。杨偕奏道:“出兵临战,没有纪律士兵就不效命。现今派遣民兵奔赴边疆,恐怕在路上逃跑以及临阵退缩。对不听号令的人,请让我用军法处置。”皇帝下达命令同意杨偕的请求。并州人知道后大为惊畏。有个宦官一向干预军事,态度蛮横,以前的军帅不敢惹他,总是宽容优待他。杨偕到任后,无论将领还是士兵,一律用军法约束。他命令宦官率领所统领的士兵跟随副总管开赴黄河以外,并警告他说:“遇到敌人要交战,一定要报告副总管并接受副总管的指挥。”宦官不服从副总管,拿着官样文书上告,杨偕严厉地批评他说:“你知道违抗主帅的命令就要杀头吗?”宦官非常惧怕,汗流不止,将笏板坠落地上。第二天就请病假,不久就死了。从此以后,军队的管理上下严明。       
杨偕在并州时曾经钻研过《八阵图》并且献上了神盾、劈阵刀,那方法是在外用战车环绕成阵,在阵内并排使用盾牌。后来王吉果使用杨偕的刀盾阵法,在兔毛川将元昊打败。元昊求和但不愿称臣,杨偕认为,朝廷连年征战,国家的实力一天天弱小,应该暂时答应元昊的要求,慢慢谋划消灭他的办法。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等多次上奏弹劾:“杨偕官职是皇上的侍从官,不想着为国家讨伐敌人,却帮助元昊实现不称臣的无理要求,罪过应当处死,皇上您不忍心杀他,请求您让他到外地做官,不适宜把他留在京城。”皇上将王素、欧阳修等人的奏章拿给杨偕看,杨偕心里很不好受,就要求出任越州知府,中途又改任杭州知府。当时蔡襄探亲路过杭州在街上招摇过市,有人告诉杨偕可以上书告发蔡襄。杨偕回答说:“蔡襄过去为了公事反对过我,但我怎么能用私怨报复人家呢?”
杨偕调回朝廷后,兼任太常、司农寺,改任右谏议大夫。后来请求告老还乡,在尚书工部侍郎任上退休。在他回家时,皇帝特地设宴欢送。退休后皇上还曾经召见过他,并恩赐他不行跪拜之礼的待遇。杨偕去世后,留下一篇《兵论》的奏折,皇帝很爱怜他,特地追封他为兵部侍郎。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宋之问《度大庾岭》全诗赏析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作品赏析【注释】:①辞国:离别家乡。②轺(yao2音瑶):一种轻便的马车。③翥(zhu4音著)飞。④北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简析】 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

  • “星垂平野阔”的下一句及全诗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星垂平野阔的下一句月涌大江流出自杜甫的诗句 旅夜书怀 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五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

  •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赏析: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唐代】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

  •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aacute;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aacute;n)石底以出,为坻(ch

  • 李贺《南园》全诗赏析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 为什么美人鱼不穿鞋? 答案:因为她没有脚

    脑筋急转题目:为什么美人鱼不穿鞋? 脑筋急转解析:美人鱼是童话世界里的一个人物,其身体的上半部分是人,下半部分是鱼,鱼是没有脚的所以不能穿鞋。 脑筋急转弯答案:因为她没有脚

  • 《梵天寺木塔》全文注释翻译

    《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今已损毁。

  •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全诗赏析

    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岑参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经典名句赏析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名句赏析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