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29 22:42:05阅读:654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
【试题】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习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    B.俄闻自投地(不久)
    C.乃遗布二端(赠送)      D.后更无盗(强盗)
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 夫不 喜 之人/未 必 本恶/ 习以性成/ 梁 上君 子是矣
  2.D 
  3.观君形状非罪人,应由贫困。
  4.⑴陈寔对梁上君子不加惩罚,反而赠送给他两匹布,从中看出他宽宏大量。⑵陈寔对梁上君子责罚,而是进行教育,从中看出他教育有方,以德化人。

【译文】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县令。一天,有一个小偷伏在屋梁上准备行窃,陈寔见到后,把自己的儿子喊过来,教训说:“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习惯所养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这样的人。”一会儿,屋梁上的小偷跳下来,跪在地上认罪。陈寔说:“从你的外貌上看,您并不是恶人,应该是由贫困造成的。”于是,赠给他两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这人再没有做过小偷。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皮日休《苦雨杂言寄鲁望》全诗赏析

    吴中十日涔涔雨,歊蒸庳下豪家苦。可怜临顿陆先生,独自翛然守环堵。儿饥仆病漏空厨,无人肯典破衣裾。蜾蠃时时上几案,蛙黾往往跳琴书。桃花米斗半百钱,枯荒湿坏炊不然。两床苮席一素几,仰卧高声吟太玄。知君志气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中秋节对联大全 夜夜笙歌笙夜夜,点点落雨落点点

    上联:寂寞空守寡; 下联:泪海汇湘江。 上联:桃脸绯红如客醉; 下联:人面雪白似凝脂。 上联:中秋猜谜觅知音谜谜皆有因; 下联:众客作对来助兴对对颇用心。 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 七绝·改诗赠父亲

    七绝·改诗赠父亲 作者: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作品赏析: 一九一○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

  • 风言风语造句六则

    【风言风语解释】没有根据的话。多指恶意中伤或捏造,也指私下里议论或暗中散布的流言,传说。 【风言风语造句】 ①她平时能主动帮助班主任做些班务工作,可就此招来了风言风语,说她“拍马屁”,“讨

  • 杜甫《晚晴》全诗赏析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大历元年秋分作。何逊诗:褰裳对晚晴。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①,

  • 《古文观止》中最经典的九大智慧名言!

    《古文观止》既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代散文大观,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散文发展历程。书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 一、闲静少

  • 精选含有“热”字的歇后语 热锅上的蚰蜒—团团转

    副标题 【热脸蛋贴人家冷屁股】——奴颜媚骨 【半路上留客人】——嘴上热情 【热锅上的蚰蜒】——团团转 【热锅上的蒸笼】——好大的气 【热火盆里抽火炭】—mda

  • 揭秘唐朝士兵:武装到牙齿

    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士兵出征的很多装备得自己掏钱购置。人均一张弓,三十支箭及一种叫胡禄的箭囊;横刀一把。还得有后勤装备,即磨刀石、毡帽、毡装、行李箱各一件。人均携麦饭九斗、米二斗。唐朝的大部分士兵

  • 春风化雨造句七则

    一、 语义说明:指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及雨水。 使用说明:用在「和风润雨」的表述上。 春风化雨造句:01这片山林虽遭火灾浩劫,但经过春风化雨后,大地逐渐复甦了! 02这几座山头在大地震之后,变成光秃秃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