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意思翻译、赏析
出自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注释
①午日:端午节这天。
②骇:惊骇。
③木兰舟:这里指龙舟。
④青汉:云霄。
⑤殷:震动。
⑥终古:从古至今。
⑦暇日:空闲。
⑧高会:指端午节会船竞渡。
参考赏析
鉴赏
《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
首联是写端午节人们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表现了端午节时期热闹的场面。
颔联全面描写了龙舟的装饰,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颈联进而转向了对屈原的思念。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祭念屈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
尾联直接抒情,诵读《离骚》,吐露了诗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这首诗沉稳平淡,风格朴质,包含着诗人对爱国民众英雄的崇敬心情。
作者介绍
边贡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除残祛暴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除残祛暴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除残祛暴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不见经传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见经传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见经传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元代高文秀的《杂剧·须贾大夫谇范叔》 楔子(净扮魏齐领卒子上,诗云)自从分晋列为侯,天下雄兵数汴州。谁想马陵遭败后,至今说着也还羞。某乃魏齐是也,佐于魏国,为丞相之职。想俺先祖魏斯,与那赵籍、韩虔
-
翅膀是超越的象征。一个长着翅膀的动物或人是代表你心理的一部分,这已使你进入一个高的、更精神的、或者更超然的状态。或是从一个压迫情形中解放出来。
-
杨慎竹枝词(九首选五)夔州府城白帝西,家家楼阁层层梯。冬雪下来不到地,春水生时与树齐。日照峰头紫雾开,雪消江面绿波来。鱼腹浦边晒网去,麝香山上打柴回。沙头秋色换春风,江上枫林青又红。下水上风来往惯,一
-
出自唐代卢仝的《月蚀诗》 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钟。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天色绀滑凝不流,冰光交贯寒曈曨。初疑白莲花,浮出龙王宫。八月十五
-
脑筋急转弯题目:阿星对着窗外吹口哨,为什么就出名了,还被众人所知? 脑筋急转弯解析:对着窗户吹口哨,声音会传到窗外,那是自然的。所以说是鸣叫之声传到了外面,名声与鸣声谐音,即为ldquo
-
脑筋急转弯题目:在什么下面点蜡烛纯属浪费? 脑筋急转弯解析:点蜡烛是为了起到照明的作用,当有灯光的时候,再点上蜡烛,那只能算作是浪费。 脑筋急转弯答案:灯下
-
高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题的内容 第I卷(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氾水(fàn) 栖息(qī) 游说(shuǒ) 跌宕多姿(dàng) B
-
水风暗入古山叶,吹断步虚清磬音 出自唐代曹唐的《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