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意思翻译、赏析
出自宋代葛长庚的《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绿暗红稀:花落叶茂,春光将尽。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词综》作于真人词。玉蟾先生《诗余》作葛长庚词。《全宋词》“无名氏目”录此题,全文见《词综·卷二十四》。
这首词的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上片浓艳,下片疏淡。
“绿暗红稀”正是李清照《如梦令》中之“绿肥红瘦”,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从“绿”、“红”二字见色彩之艳丽,而“暗”、“稀”二字,却又给人以迟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调已由这四字定下,以下乐景,哀景亦由此发端。“春已暮”点明时节。“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句,画感鲜明,形象优美,洋溢着生活气息,有如春的赞歌,这里写的是乐景、“柳絮欲停风不住”句,仍写暮春之景,却使人在情绪上顿觉跌落。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风而飘泊不定,让人联想起游子之飘泊无依的情状来,这正是句中景物的寓意。下句“杜鹃声里山无数”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山无数”自是“乱山深处”。杜鹃一声接着一声,使人倍觉悲摧,应是哀景。词的上片就是这样通过对暮春景物的铺陈描写,由乐景引出哀景来,“柳絮”句很自然地体现出这种过度与转折,并为下片抒情留下伏笔。
下片,描绘游子形象,抒发羁旅忧愁。“竹杖芒鞋”正是颠沛流离、终日奔波的远行人之写照,“无定据”显示这远行游子的飘泊无依,同上片“柳絮”句遥相呼应。“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承接“山无数”,点明词人立足点,即游子之所在。然后用“樵子渔师”来来往往,自得其乐,反衬游子之飘泊天涯,纵有“一川风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赏,“一川风月”意味着夜的来临,加重羁旅无归之悲慨。“谁为主”与“无定据”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脉相通,进一层表现客身在外,无所归依的心情。
全词有一种浓厚的时代末落气氛,与南宋后期许多士人处境吻合。词中写景全是画笔,浓淡相宜。乐景暗含迟暮色调,渗出悲凉来。乐景转出哀景,浓重地渲染悲愁气氛。寥寥几笔写景却抓住羁旅特色,构成典型环境,表现主人公之寂寞孤单。全词展现出一幅暮春风月、独木横桥路上、天涯飘泊图来,富有情韵。(陶先淮)
作者介绍
葛长庚白玉蟾(公元1194 -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
-
《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
-
王羲之提扇文言文翻译 王羲之题扇出自《晋书·王羲之传》,下面一起来阅读王羲之题扇文言文翻译吧!以供大家参考! 王羲之题扇文言文翻译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
-
曹绍夔捉怪文言文翻译 曹绍夔为太乐令,享北郊。监享御史有怒于夔,欲以乐不和为之罪,杂扣钟磬,使夔暗名之,无误者,由是反叹服。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曹绍夔捉怪文言文翻译,希
-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出自宋代晏殊的《踏莎行·小径红稀》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
出自唐代许敬宗的《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制》 混元分大象,长策挫修鲸。于斯建宸极,由此创鸿名。一戎乾宇泰,千祀德流清。垂衣凝庶绩,端拱铸群生。复整瑶池驾,还临官渡营。周游寻曩迹,旷望动天情。帷宫面丹浦,
-
·男人梦见首饰——家庭消费巨增。·梦见佩戴首饰——妻子或情侣会离开人世。·女人梦见一个或几个首饰——丈夫会富有。·梦见佩戴金首饰,或镍首饰——丈夫会穷困潦倒或与世长辞。少女梦见戴首饰或镍首饰,
-
津津乐道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津津乐道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津津乐道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477 缑(gōu)477 缑(gōu) 【寻根溯源】 缑姓源自姬姓,以封邑为氏。西周时,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缑邑(今河南偃师东南),其后人以邑为氏。此外,北魏鲜卑族也有汉化为缑氏的。 【变迁分
-
唐宋八大家《曾巩·秃秃记》散文鉴赏 秃秃,高密①孙齐儿也。齐明法②,得嘉州司法③。先娶杜氏,留高密。更绐④娶周氏,与抵蜀。罢归,周氏恚⑤齐给,告县。齐赀谢⑥得释。授歙州休宁县尉⑦,与杜氏
-
出自唐代薛稷的《秋朝览镜》 客心惊落木,夜坐听秋风。朝日看容鬓,生涯在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