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狼三则》原文与翻译
《狼三则》选自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
原文
有屠人货①肉归,日已暮。歘②一狼来,瞰③担中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④;及走,(狼)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⑤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明)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⑥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⑦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⑧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⑨,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⑩之,亦可笑已!注释
①货:出售、卖。 ②欻(xū):忽然。 ③瞰(kàn):看、窥视。 ④却:退。 ⑤欲:想要。 ⑥示:给......看。 ⑦昧爽:拂晓,黎明。 ⑧逡巡:疑虑徘徊。 ⑨昂:贵。 ⑩罹:遭遇(祸患)。译文
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走了好几里路。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户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于是屠户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于是屠户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户了。屠户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户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屠户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真是可笑啊! (1)不如悬诸树蚤取之 蚤通早 意思:早晨 (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 直通值 意思:价值启示
要抵制诱惑,切莫贪图小便宜,否则就会因小失大,害了自己。-
【炫煌】显耀;闪耀。 【煌灼】焦灼不安。 【焜煌】明亮;辉煌 【炖煌】煨煮食品使烂:炖肉。清炖鸡。把茶或酒盛在碗里,再把碗放在水里加热:炖酒。炖药。 【煌熠】熠耀。熠煜
-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不担心归顺的人少,只怕人们的财富不均;不怕老百姓贫穷,就怕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安定。 [出典]《论语季氏》 注: 1.孔子的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
-
我本新丰翁,常说新丰事。醉翁不贪杯,且道新丰酒。 1979年5月22日,我写了一篇文史小品《新丰与新丰酒》,后来刊登于《西安晚报》副刊,惹得陕西省轻工业厅与临潼县的朋友频频打问新丰酒的来龙去脉。
-
我国古代有很多诗歌都是描写冬季的景物,其中就有柳宗元非常著名的《江雪》。冬天是一个洁白的世界,描写冬天多数都会描写冬天的雪。描写冬天的诗句有哪些?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给大家总结了以下这些描写冬季的经典古诗。
-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翻译:
-
曹松诗《已亥岁》原文翻译鉴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已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译文】 大片的
-
夜半乐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
-
牧斋初学集一百十卷目录二卷(清)钱谦益撰。明崇祯十六年(1643)瞿式耜刊本,《四部丛刊》本。牧斋有学集五十一卷(清)钱谦益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金匮山房刊本。牧斋有学集五十卷补一卷附校勘记一
-
副标题 【正月十五才拜年】——晚了半月 【正月十五打灯笼】——年年都一样 【正月十五打牙祭】——一年一回 【正月十五的龙灯】——任人耍;由人玩耍 【正月十五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