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16:37:47阅读:973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出自宋代卢梅坡的《雪梅·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参考翻译

翻译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参考赏析

简析

  此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作者介绍

卢梅坡

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我唱喏

    我唱喏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玉清庵错送鸳鸯被》 楔子(冲末扮李府尹引从人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尽少年心。等闲分食天家禄,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李,双名彦实,官居府尹之职。夫人刘氏,早

  • 凭阑人·无题:点破苍苔墙角萤

    凭阑人·无题 无名氏 点破苍苔墙角萤。战退西风檐外铃。 画楼风露清。玉阑桐叶零。

  • 一诺千金造句九则

    一诺千金造句九则

  • 管鲍之情的解释?管鲍之情的典故与出处

    管鲍之情的解释?管鲍之情的典故与出处 《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吾少穷困时,

  • 九牛一毫

    九牛一毫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九牛一毫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九牛一毫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不挹兰樽圣,空仰桂舟仙。

    出自唐代任希古的《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构天。云光波处动,日影浪中悬。惊鸿絓蒲弋,游鲤入庄筌。萍叶疑江上

  •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燕歌行(并序)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

  • 不步人脚

    不步人脚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步人脚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步人脚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三月二十四日自东山到金峨一宿而归偶题壁上》鉴赏

    【原题】:三月二十四日自东山到金峨一宿而归偶题壁上安晚居士自觉际航湖入东山道金文意行至此淡晴轻冷风策策有声草树清幽泉石雅洁如天竺灵隐间深靓过之既暮假榻瀑通夕喧枕始印鲁直梦成风雨诗粥鱼鸣展钵而去因笔一绝

  • 春树暮云

    春树暮云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春树暮云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春树暮云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