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16:34:43阅读:658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出自唐代张旭的《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注释
⑴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⑵飞桥:高桥。
⑶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⑷尽日:整天,整日。
⑸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桃花溪两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写远景: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读者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那“问”字便脱口而出。

  “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三、四句,是问讯渔人的话:但见一片片桃花瓣随着清澈的溪水不断漂出,却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什么地方呢?这里,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是从问话中虚写的,诗人急切向往而又感到渺茫难求的心情,也是从问话中委婉含蓄地透露出来的。

  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要做到情韵悠长,意境深邃,除了讲究炼字琢句外,更要求构思的巧妙。张旭作为盛唐的一位七绝名家,是很善于构思的。这首诗从远到近,正面写来,然后用问讯的方式运实入虚,构思布局相当新颖巧妙。作者的笔触又轻快洒脱,对景物不作繁琐的描写,不敷设明艳鲜丽的色彩,对《桃花源记》的意境也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创作背景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旭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

  • “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原文及译文解析

    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父文操,本府军校,官至检校尚书左仆射。以全节之贵,累赠太师。全节少从军旅,同光末,为捉生指挥使。赵在礼之据魏州也,为邺都马步军都指挥使。唐明宗即位,授检校司空,历博、单二

  • 诗的沉郁与畅晓--读《听涛阁诗词稿》有感

    诗的沉郁与畅晓--读《听涛阁诗词稿》有感 曾凡华 在我看来,今人所写旧体诗,能入格的颇少,绍楹算是这“颇少”中的一位。清人沈德潜认为要写出有格调的诗,须得有“第一等襟抱,第

  • 《角弓》原文与鉴赏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 文娟《赴宴》

    老人机一响一响的,儿子们在催。三奶奶把扫到一块的树叶拢进蛇皮袋,心说你们光干着急,西北风一刮,树叶跟雪花儿似的。三奶奶种田出身,土地被征收后,自作主张减掉十岁,出去做马路保洁。保洁队几次裁员,超过六十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伊安篇》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伊安篇》 古希腊柏拉图的一篇较早的、用对话体写成的哲学、美学著作。伊安是一位著名的职业诵诗人。本篇讨论的主题是:诗歌的创作是凭专

  • 《桂枝香·吹箫人去》赏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

  • 为尔流飘风,群生遂无夭

    为尔流飘风,群生遂无夭 出自唐代吴筠的《游仙二十四首》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翔风吹羽盖,庆霄拂

  • 梦见蛇代表什么意思

    一些人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梦中的场景会比较奇怪,或者让自己感觉恐怖,有些人甚至会被自己的梦惊醒。假如一个人晚上梦见蛇,早上起来就会心有余悸,内心非常担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以下是关于梦见蛇的一些具体解

  • 杨万里《送赣守张子智左史进直敷文阁移帅八桂》即事感怀诗词赏析

    送赣守张子智左史进直敷文阁移帅八桂       其一龙尾名臣进宝奎(2),虎头移镇赴榕溪(3)。握刀将帅迎牙纛(4),椎髻戎蛮进象犀(5)。翠浪玉虹余昨梦(6),碧篸罗带入新题(7)。凤池鷄树公栖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