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2 23:55:54阅读:287
【诗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出处】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意思1】我对你心有深情,外表却总 像无情似的,只觉得在这离别的筵席 上,面对眼前的酒杯,怎么也笑不出来。 樽(zūn):酒杯。 【赏析2】总:总是;全都。樽:酒杯。 此联的意思是:本来是多情,却又好像全都无情,只觉得 痴对着酒杯,想笑却笑不成声。后用来说明恋爱的对象态度忽明忽 暗、忽冷忽热,像有情又像无情,真叫人捉摸不定。 【赏析】诗句写离别之时,凄然相对, 虽多情却也如无情一般。举樽道别,却不能强颜歌笑,使情人欢欣。作 者以自己的独特感受,道出了离别之时的苦酸实情。 注: 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对人或事物 饱含感情,但因某种原因,外表却显得 沉郁或冷漠。[例]“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尊前笑不成。”他的情绪,岂止是笑 不成呢? 简直有些阴郁。他唯一的主 动,是不时举起酒杯,要求与我碰杯,好 像只有酒这东西,能够排除离愁别绪。 (朱奇《各在天一方》) 【全诗】 《赠别二首·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全诗赏析1】       “借物托寄”,就是借助外物来抒写内心的感情,所谓别有寄托。感情本来是抽象难以表现的,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曲折表露。借物托寄是属于后者。 杜牧在扬州要与他结识的一位妙龄少女分手了,临别那天晚上,二人对饮默坐,醉不成欢。他们相交默契,应该说是多情,此刻倒反而没有多少话好说,似乎总是那么无情,即使要强颜欢笑一番也做不到。“却似”、“惟觉”,刻画心态曲折深微,脉脉传神,说到底依然还是多情。然而这样写毕竟有点抽象,令人还难以完全猜透领会。接下去,诗人就进一步用借物托寄的艺术手法,将惜别之情抒写得简直可以捉摸了。蜡烛通宵点燃,它居然也懂得离人的心曲,还 “有心”为他们“惜别”,“替”他们 “垂泪”,而且滴滴蜡泪,一直流淌到“天明”。诗人将蜡烛拟人化了,它尚且是这样多情,那么当事人被离情别绪煎熬了一整夜的痛苦,更可想而知了。这种透过一层的写法,的确把依依难舍的惜别的主题表现得入木三分,极富感染力。 由上可见,借物托寄有似带情的比喻,其入人也深。借物而无情,则托寄浅近,难以打动人心。作诗解诗,不可不察。  【全诗赏析2】     这首诗抒写诗人与一位歌妓的别情是新颖别致的。恋人离别本自难舍,又因各种原因后会难期,此时的恋情别意,是难以用语言来宽慰和表达的。“多情却似总无情”,就是别筵上这种无语怅饮情境的描写。无情本和多情相反,经诗人用“似”字连结起来,以无情来反衬了多情,更显得情深意切。这样写比之正面描写,感情要深沉、强烈得多,可说是此处“无情”胜“多情”了。“总”字又把这种情境作了概括、强调,更见突出。作者善于体察和表现内心的深微,令人叹服。第二句顺承上句也写内心的感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说是无情,明明是有情的。平日的歌笑欢乐,此时都难寻觅了。凝重凄切的气氛,本可用笑声来冲淡一下,但是此刻想笑也笑不成。着一“唯”字,更把当时怅惘无绪的心情活脱逼真地重现出来。句中的平常字眼却触及感情深处,表情达意精切隽永。上两句从神态和感觉写离绪,三、四句转为借物喻情。蜡烛照明,烛芯燃烧,烛油流淌,都是平常的景物。可在诗人眼中,它却象坐在一旁的有心人,被这凄然伤别的场面感动得热泪洋溢。烛泪句把这对离人的别情,表现得格外鲜明。“到天明”,既是时间长,又见别情深。这结句宕出一笔,有如用镜照人,神情俱真,妙在作者不是让它机械地重现,而是赋予人的感情,使全诗情韵深婉,意境凄美,余味无穷。 这首小诗言短意长,含蕴深微,特别是构思造句都有独到之处。前人说杜牧“喜琢制奇语”,这首诗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自己也说:“苦心为诗,本求高绝。”可见这种艺术魅力是刻意追求得来的。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不闻不问

    不闻不问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闻不问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闻不问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韩诗外传》文言文练习题

    《韩诗外传》文言文练习题   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3)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

  •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鉴赏

    【注释】 ①取次:即次第也。 ②侵晓:天渐明。 【评解】 此词情景交融,抒写伤别、怀人的心情。上片写恨别,离人远去,回首高城,无限怅惘。下片写别后的怀念。梦回人静,夜雨潇潇,益

  • 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出自两汉班固的《苏武传(节选)》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

  • 目无全牛造句四则

    语义说明:比喻技艺纯熟高超。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技艺精湛」的表述上。 目无全牛造句: 01、朱铭大师的太极系列,是目无全牛、大刀阔斧的钜作。 02、只要肯下功夫,你的技艺日

  • 唐宋八大家·上人书

    上人书上人书 【原文】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47]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48]作,望

  • 你则在这里

    你则在这里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 楔子(冲末曹操同张文远上,开云)幼小曾将武艺攻,驰驱四海结英雄。自从扫灭风尘息,身居宰相禄千钟。某乃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也。幼年曾为典军校

  • 黄忠端公

    作者: 何彧 【本书体例】 梁章钜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晚号退

  • 所生俺弟兄七个,乃是平、定、光、昭、朗、景、嗣,某居第六

    所生俺弟兄七个,乃是平、定、光、昭、朗、景、嗣,某居第六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 楔子(冲末扮殿头官领校尉上)(殿头官诗云)君起早,臣起早,来到朝门天未晓。长安多少富豪家,不识

  •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