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2 23:48:04阅读:831
【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 【译注】入蜀的道路艰险难行,真是 比上青天还要难! 蜀道:古代汉中进入 四川的道路。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四川或其 他地方的道路险峻崎岖,极难行走。 [例1]四川交通很困难,早在唐代,大诗 人李白就曾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 天”。(成都文化局《锦城成都》)[例2] 突然,迎面立着一幅几乎是九十度角, 全被雪盖上了的悬崖。我们正在纳罕, 缆车已竖起它的全身,也几乎是垂直地 沿着崖壁冲上去了。这时,我想起李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秦似 《瑞士纪游》) 二、用以比喻做某事困难 太大。[例]调换一套住房,对于某些人 却非常简单,且不妨一换再换,好像比 换一套衣服还方便,轮到这位大姐,不 知怎么就变成了“蜀道难,难于上青 天?”(冀汸《悼学昭大姐》) 【评论】 蜀道: 指古代入四川的道路。句意: 入蜀的道路非常难走,其难走的程度比登天还难。以夸张的手法,极力形容蜀道的艰险。 语出唐李白 《蜀道难》 诗。( 《李白集校注》 三卷199页)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其所为文,出《蜀道难》 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清叶燮 《诗原·内篇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 傅庚生 《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二二: “今时习诵之诗句,亦偶摘数则,附于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太白 《蜀道难》 也。” 【原诗】  《蜀道难》 [唐]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赏析】      李白作。诗人以纵横开阖、变化莫测的笔法,描绘了秦岭山脉雄奇壮丽的风光,并着意渲染蜀道的高危艰险,自然地引出对危机四伏的政治形势的忧虑。诗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等句,预言藩镇恃险叛乱,对唐王朝统治者提出严重的警告。在天宝初年,诗人能透过当时天下太平的表象,敏锐地觉察到藩镇割据的危险,这是难能可贵的。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溶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和现实景物为一体,挥洒出一幅奇险壮丽的山水长卷画。诗中,古蜀国国土“蚕丛”和“鱼凫”开国的传说,五丁力士劈山牺牲和六龙回日的神话,还有那“太白鸟道”、“天梯石栈”,“枯松倒挂”的绝壁,“冲波逆折”的回川,“扪参历井”的青泥岭,“峥嵘崔嵬”的剑门关,都使人魂惊气慑,又无限神往。诗人的彩笔,引领我们走入连绵不绝的万山丛中,但见层峦叠嶂,直插云霄; 羊肠小径,百步九折;黄鹤在险峰下收敛翅膀;猿猴在绝壁前畏愁颤抖。我们还听到飞鸟在苍黑的森林中悲鸣,杜鹃于凄清的月光下啼血,飞瀑直泻使千山轰响,水转石动如万壑雷鸣……磅礴的气势,壮丽的景象,奇妙的境界,以及融贯全篇的浪漫主义激情,使我们感到振奋和鼓舞,激起对祖国山川的热爱。这是《蜀道难》巨大的艺术魅力。      《蜀道难》是一阕赞美大自然的交响乐章。 一开篇,“噫吁,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奏出了它的主旋律。三个惊叹词连用,又叠加“危乎”“高哉”,和感情强烈的曼声咏叹,立刻震撼人心。以后,又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主旋律,不时杂以嗟叹之语,使通篇一唱三叹,回肠荡气。为了适应描绘奇崛险峻境界和抒发热烈奔放情思的需要,诗中用了大量的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直到十一言,长短不齐,参差错落。在声韵上,诗人也极尽抑扬顿挫、缓急变化之能事,使全篇充满了音乐的旋律。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倍道而行

    倍道而行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倍道而行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倍道而行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南岐人之瘿》原文及翻译

    南岐人之瘿 原文: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

  • 箪食瓢饮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比喻生活简单、清苦。 使用类别:用在「生活简约」的表述上。 箪食瓢饮造句:01我的生活很简单,箪食瓢饮就够了。 02纵然是箪食瓢饮的生活,也未曾埋没他一心向上的志气。 03他过于节俭,长久以

  • 三国演义里那些被作者“冤杀”的名将

    将军阵前死,这是战争年代很正常的现象。诸如关羽走麦城,被孙权俘虏,不屈而死;典韦为保护曹操,酣战而死;吕布被俘,有乞怜之态,最后还是被杀;张郃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被射杀。这些都是可信的,不过,另有一

  • 将行李即便收拾,践程途远路奔驰

    出自元代贾仲明的《杂剧·吕洞宾桃柳升仙梦》 第一折(冲末扮南极星引群仙、青衣童子上,云)太极之初不记年,瑶池紫府会群仙。阴阳造化乾坤大,静中别有一壶天。吾乃南极老人长眉仙是也。居南极之位,东华之上,西

  • 靖难之役

    明初上层统治集团之间因争夺皇权而发生的一场战争。自洪武三年(1371)迄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先后分封二十三子及一从孙为藩王,分镇要津。各王“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万九千人”,边塞诸王权势尤大

  • 《南乡子·花落未须悲》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相思之词。上片写分别以后企盼聚会的心情,词中女子明白,花落春去不须悲伤,明年还有红蕊满枝的时候,可见她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女子,只是别后不通信息,使她放心不下,颇感惆怅。下片回忆分别时的情

  • 古诗《蔡襄·塔斗山植松》诗词注释与赏析

    蔡襄·塔斗山①植松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时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注释】①塔斗山: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枫亭镇东北面。 "> 传道受业

    传道受业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传道受业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传道受业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韦应物诗《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作者: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祝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