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2 23:38:50阅读:688
【诗句】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出处】唐·王维《过香积寺》。 【翻译】日暮时分,独自在空寂的潭边,安禅人定,以治伏尘俗的毒龙。 【全诗】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 ①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他晚年以沉湎于 佛学的恬静心境写就,描绘了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文苑英华》作王昌龄 诗。②迳: 小路. ③泉声句: 形容泉水在流过高险的山石时发出幽咽的声 响。”④日色句:深山林木葱郁,连照在其上的日光亦有寒意。⑤安禅:僧人 坐禅时心身晏然入于清寂宁静之境。制毒龙:《法苑珠林》:“西方山中有池, 毒龙居之。昔五百商人止宿池侧,龙怒,汛杀商人。槃陀王学婆门咒,就 池咒龙,龙悔过向王,王乃舍之。”这两句意为,傍晚,因寺旁空潭,想起 了制毒龙的故事,不由体悟到寺僧禅里的高超。 【赏析】  香积寺又名开利寺,在长安县潏、滈两河交汇处的香积村。唐神龙二年(706),佛教净土宗为纪念第二代祖师善导,在其墓塔旁建造的寺院。寺内有13层高塔一座(今存11层),通称善导塔。现建筑除砖塔外,皆为清人建,大殿内存放的善导大师像,是1980年善导圆寂1300周年时,日本佛教徒所赠。香积寺在长安县南神禾原上,离终南山尚远,附近无“云峰”可言,大概诗人不知古寺所在而误入终南“云峰”之间,所写之处人迹罕到,别有洞天,作者则随缘而住,以一种恬然心境描绘了深山的幽邃环境,但仍以香积寺为题。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马咽车阗

    马咽车阗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马咽车阗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马咽车阗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刘唐,你见大人去

    刘唐,你见大人去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都孔目风雨还牢末》 楔子(冲末扮宋江领卒子上)(诗云)自幼郓城为小吏,因杀娼人遭迭配。宋江表字本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我乃宋江是也,山东郓城县人。幼年为把

  • 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

    出自两汉贾谊的《治安策》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

  • 文言文成语部分参考

    文言文成语部分参考   文言文成语部分  《<论语>十则》  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在常用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  2、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

  •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教,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履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吏部谢朓肫雅相

  • 正是闭门不管窗前月,一任梅花自主张

    出自元代朱凯的《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 第一折(冲末扮杨景领卒子上,诗云)雄镇三关几度秋,番兵不敢犯白沟。父兄为国行忠孝,敕赐清风无佞楼。某姓杨名景,字彦明。父亲是金刀无敌大总管杨令公,母亲佘太君。所

  •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出自宋代秦观的《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莺嘴啄花红溜, 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 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 人与绿杨俱瘦。

  • 异日得官时,刘家女,你不要后悔也!既讨了休书,我悔做甚么!刘家女,咱两个唱叫,有个比喻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第一折(冲末扮王安道上,诗云)一叶扁舟系柳梢,酒开新瓮鲊开包。自从江上为渔父,二十年来手不抄。老汉会稽郡人氏,姓王双名安道。别无甚营生买卖,每日在这曹娥江边堤

  • “郭劝,字仲褒,郓州须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郭劝,字仲褒,郓州须城人。举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以母老固辞,复为通判莱州。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时宋绶出知应天府,杜衍在荆南,劝言:&l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