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独坐原文、翻译及赏析_虞集古诗词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标签: 古诗三百首 孤独 思乡 乡情《院中独坐》译文
以后的岁月要将余生寄托在哪里呢,无时无刻都关注着家乡的青山绿水。
那绕屋而长的松树已是高大茂密,尽把那风声错当成故乡的江涛雨声。
《院中独坐》注释
它年: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
总关情:是无时不刻都在关注。
《院中独坐》赏析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何处它年寄此生”,来自于诗人凄楚的内心深处。他在经历了难熬的宫廷生计,又久羁京师不得南归之后,自然便产生了人生如寄的悲凉念头。人生如寄、人生如梦及人生如戏的思想都源自佛教,反映的是人生的虚幻不真,认为人生不过是暂时寄寓于世界上的空皮囊而已。虞集的发问并非懵懂,而是十分清醒的明知故问,这种人生如寄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上,所以他做官虽然官至翰林院学士、国子祭酒也坚决地要求回归江南的家乡。
“山中江上总关情”,指的是哪怕是隐居山中或是浪迹江湖寄此余生,都不能忘却魂牵梦绕的乡关之情。当然,这“山中江上”也代指江南的青山绿水,在那里有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画舟横笛,酒旗招摇,家乡的一草一木总让诗人牵挂着哩。“总关情”指的是无时不刻都在关注,乡关之思的落脚点总是倾注在江南故土之上。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传达的是诗人那种无法排遣的乡愁。诗人在院中独坐而思、而愁,竟然会埋怨起那绕屋而长的高高松树身上来了。绕屋的松树长而高,表明诗人居京师此屋已多年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岁月的流逝更加重诗人乡思的凝重。不仅如此,这松树又毫无理由的总是迎风发声,诗人每每听来仿佛又回到了江南的雨声里。
“尽把风声作雨声”的不是松,而是诗人的内心错觉,这种错觉恰恰真切地反映出了诗人愁情的深植与难以驱除。诗人不仅对江南的江山景物关情,即使是北方的草木入眼入耳作声都会使他联想到江南的江涛雨声。可见诗人的乡关之思已使他进入痴迷的状态,成了他的心病。“尽把风声作雨声”也是诗人的愤激之语,独坐而思又难解乡愁之时,就连呜咽的松风也被牵连进来,成为诗人的怪罪对象。
诗题为《院中独坐》,含有深刻的孤独和寂寞的意思,他的这种乡关之思实际上是在内心深处所藏的家国意识,故借院中的松树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大诗人李白有《独坐敬亭山》一诗,是借孤云寄托自己的孤独,虞集《院中独坐》亦从松风中找到寄托的对象,并从风声的倾听中听出江南春雨的消息,其内心的痛楚也超越他个人内心的疆域成为世人可以共鸣的故土家园意识,从而传达出“独坐”的神髓。
-
语义说明:指平常人家年轻貌美的少女。 使用类别:用在「清纯女子」的表述上。 小家碧玉造句:01我们这小家碧玉,哪里比得上贵府的大家闺秀呢? 02虽然她只是小家碧玉,但举止却落落大方,一点也不羞手羞脚。
-
乐羊子妻传 【题解】 本传节选自《列女传》。乐羊子妻虽只是一个普通的民妇,却有着不同常人的气节。本传高度赞扬乐羊子妻的不贪小利、支持丈夫、孝敬公婆、不畏强暴的高洁品德。需要注意的是,本篇男主人公乐
-
《赵朴初戏写哭尼曲·柯西金喜获见面礼——毛泽东与赵朴初》毛泽东诗词故事
四十三、赵朴初戏写哭尼曲 柯西金喜获见面礼 ——毛泽东与赵朴初 赵朴初:1907—2000年,安徽太湖人,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始,在上海主持佛教、慈善
-
出自元代商衟的《【南吕】一枝花_叹秀英》 叹秀英钗横金凤偏,鬓乱香云亸,早是身是名染沉疴。自想前缘,结下何因果?今生遭折磨,流落在娼门,一旦把躯点污。【梁州第七】生把俺殃及做顶老,为妓路刬地波波。忍耻
-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岭南人,当有愧于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 ———《苏轼文集》
-
毕恭毕敬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毕恭毕敬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毕恭毕敬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作者: 郑文 【本书体例】 "> 喜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喜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出自宋代林正大的《括贺新凉》 兰亭当日事。有崇山、茂林修竹,群贤毕至。湍急清流相映带,旁引流觞曲水。但畅叙、幽情而已。一咏一觞真足乐,厌管弦丝竹纷尘耳。春正暮,共修禊
-
成语发音: 「qiān jiāo bǎi mè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成语出处: 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