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梅谢了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克庄古诗词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标签: 爱国 梅花 思念 植物 情感《忆秦娥·梅谢了》译文
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飞去了。我要委托那北归的大雁,请它问候一下故都家乡的父老。
前线地区防务荒疏、边声悄寂,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人烟稀少。那曾经繁华奢靡的宣和宫殿,已经衰草遍地,尘烟缭绕。
《忆秦娥·梅谢了》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梅谢了:指梅花凋落。
塞垣(yuán):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
鸿(hóng):即鸿雁,是一种候鸟。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
凭伊:指凭借大雁
问讯:问候;慰问。
大梁遗(yí)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浙河:即浙江 。
炊烟:指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宣和,宋徽宗年号。
《忆秦娥·梅谢了》赏析
开头以“梅谢了”三字说明季节正当柳垂金丝的早春。春梅谢去,引起词人一系列的联想。他想起这时中原大地宋、金边界地区,该也在冻解冰融、逐渐转暖了,宋、金自“绍兴和议”之后,两国边境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所谓的“塞垣”已不是往昔的北地,所以“鸿归早”也暗示着国境线的南移。接下去“鸿归早”三句,要借鸿雁带讯问候故都父老。
下片进一层表达了对故土、故都的深切怀念。南宋偏安江左,浙江西路的镇江一带已经接近前线,北岸的瓜洲渡口是金失南侵的冲要之地。“边声悄”,指这一带平静无战事。“淮河”句,是说淮河一带,本来是人烟稠密、运输繁忙之地,自从靖康之乱、金兵南侵,一路烧杀掳掠,而在这片疮痍满目的土地上,人口稀少,生活艰苦,呈现出残破荒凉的景象,这里就以“炊烟少”三个字以概括之。
末尾两句与上片结句相呼应。前面是说早春北归的鸿雁问候故都遗老,末尾点出故都宫殿(宣和是徽宗年号)那里曾是北宋朝廷所在,当年是何等巍峨宏丽,如今只余下冷烟衰草。遗民凭吊之余,不仅暗伤亡国,恐怕也在切盼着王师能如鸿归一般,早日北上恢复中原,而这也是词人的心愿。
词人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 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指责。
《忆秦娥·梅谢了》创作背景
开禧二年(1206年),韩惦胄仓促的北伐失败了。和议之后,南宋朝廷昏庸的皇帝和掌权的投降派大臣立刻就把恢复中原的大业置之脑后。南宋的许多爱国志士们没有忘记失陷的广大国土,日日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心中的忧虑和期望,而作下的这首词。
-
送友人出塞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姚鹄 sòng yǒu rén chū sài 送友人出塞dì chéng chūn sè zhe hán méi,qù hèn lí huái zuì
-
出自唐代李隆基的《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 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
-
成语发音: 「kāng bǐ zài q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
-
成语发音: 「mí rì lèi yè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连日连夜,夜以继日。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
满江红·跳出红尘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方有开 mǎn jiāng hóng tiào chū hóng chén 满江红·跳出红尘tiào chū hóng chén,dōu bù yu
-
成语发音: 「shǐ gōng bú rú shǐ gu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使:用。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使其能将功补过。 成语出处
-
宋-郭印莫君江南佳公子,才华秀拔春兰馥。少年意气壮虹霓,豪迈不入时人目。酒量逡巡百盏空,诗锋顷刻千毫秃。我从识面已忻慕,每恨往还心未熟。官同古雒岂偶然,一见相忘倒胸腹。谈道论文俱入妙,夜阑烛短频更仆。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
出自唐代孙昌胤的《越裳献白翟(一作丁仙芝诗)》 圣哲符休运,伊皋列上台。覃恩丹徼远,入贡素翚来。北阙欣初见,南枝顾未回。敛容残雪净,矫翼片云开。驯扰将无惧,翻飞幸莫猜。甘从上苑里,饮啄自裴回。
-
宋-苏轼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眼前勃蹊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