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长相思·村姑儿原文、翻译及赏析_蔡伸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25 08:01:24阅读:91

  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秧时,双双女伴随。

  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标签: 宋词精选  写人

  《长相思·村姑儿》译文

  年轻的村姑身穿红衣,在梅子成熟的时候,下地插秧,她们前后相随,结伴而行。

  一路上,唱着长歌和短歌,歌里唱出了她们的真情,唱出了心中的怨恨别离,别说这一片心意他不知。

  《长相思·村姑儿》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

  初发黄梅:指梅子黄时。梅树早春开花,梅子立夏后熟,梅子黄时正是插秧时节。

  歌诗:即歌曲,比喻以歌词唱别情。

  休言:不要说。伊:他,指村女的情人。

  《长相思·村姑儿》赏析

  这是一首用平常口语描写闺情的词。上片写村姑们的穿着和黄梅时节结伴插秧的情景。身着红袖衣,成双成对的姑娘结伴插秧的场面,不难使人想见那劳动中有说有笑的快乐。这不仅反映出地方的风俗人情,也显示了她们的美丽、活泼、多情。特别是“双双女伴随”一句,既写出她们的互助友爱精神和女性的心理特征,而且渲染出一种亲热、热闹的气氛,表达出村姑们那种淳朴真挚的感情。

  由插秧而引出唱山歌,这也是地方风俗。下片通过歌词唱出了与情人的离恨。“长歌诗”三句指明所唱山歌的形式、内容和情感。她们唱的长歌是首长诗,短歌是首短诗;不管是长歌短歌,都是以反映青年男女间的爱情为内容,集中表现出她们与情人的离愁别恨,揭示出作品的主题。结尾“休言伊不知”是料其情人必定知道姑娘心中的离愁,只是不来关心体贴她(们)罢了。因此她们的自我诉苦,委婉地流露出对情人不归的怨恨,也是对情人不体贴她们的责怪。可以想见她们是何等地思念情人啊!采用唱山歌的形式来倾诉相思之苦,与其他形式相比,又别具一番情趣。

  以叙事的方法来写结伴插秧的村姑们,用唱山歌来传情,不仅显示她们性格的乐观开朗,而且又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感情质朴,语言节奏鲜明,富有民歌风味。

  《长相思·村姑儿》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蔡伸在农忙时节(春末夏初)所作,描写村女们思念情郎,结伴下田帮助插秧的场景。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湜湜颀颀,融昭德辉。

    出自唐代牛僧孺的《享太庙乐章》 湜湜颀颀,融昭德辉。不纽不舒,贯成九围。武烈文经,敷施当宜。纂尧付启,亿万熙熙。

  • 李密《陈情表》原文翻译注释出处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陈情表李密 【原文】 臣密言lt;1gt;:臣以险衅,夙遭闵凶lt;2gt;.生孩六月,慈父见背lt;3gt;;行年四岁,舅夺母志lt;4gt;.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lt;5gt;.臣少多疾病,九

  • 秀才造反

    秀才造反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秀才造反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秀才造反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年来一夜玩,君在半天看。

    出自唐代欧阳詹的《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 西寺碧云端,东溟白雪团。年来一夜玩,君在半天看。素魄当怀上,清光在下寒。宜裁济江什,有阻惠连欢。

  • 忽闻凉雁至,如报杜陵秋。

    出自唐代于邺的《秋夕闻雁》 星汉欲沈尽,谁家砧未休。忽闻凉雁至,如报杜陵秋。千树又黄叶,几人新白头。洞庭今夜客,一半却登舟。

  • 扬州奴,你父亲立与我的文书上

    出自元代秦简夫的《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楔子(冲末扮赵国器扶病引净扬州奴、旦儿翠哥上)(赵国器云)老夫姓赵,名国器,祖贯东平府人氏。因做商贾,到此扬州东门里牌楼巷居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浑家李氏,

  • "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阔"全诗赏析

    原文赏析:占春压一。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独曳横梢瘦影,入广平、裁冰词笔。记五湖、清夜推篷,临水一痕月。 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若把南枝,图入凌烟,香满玉楼琼

  •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出自唐代鲍溶的《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

  • 皇风荡荡,黔首淳淳。

    出自唐代张绍的《冲佑观》 大始未形,混沌无际。上下开运,乾坤定位。日月丽天,山川镇地。万汇犹屯,三才始备。肇有神化,初生蒸民。上惟立德,下无疏亲。皇风荡荡,黔首淳淳。天下有道,谁非圣人。开源嗜欲,浇漓

  • 纳士招贤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nà shì zhāo x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