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原文、翻译及赏析_朱敦儒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23 16:00:49阅读:416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标签: 宋词三百首  豪放 爱国 怀念 忧愤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译文

  独自登上金陵西门上的城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这万里长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因金人侵占,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注释

  金陵:南京。

  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倩:请。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鉴赏

  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洞庭山看梅花记·(清)归庄

    吴中梅花,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1];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太湖之中,游屐罕至[2],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复,而至洞庭。 庚子正月八日,自昆山发棹,明日渡湖,舍于山之阳路

  •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笔(林逋)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笔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林逋 jiān jùn wú diàn chéng huì yǐ bǐ mò jiàn chá gè yín yī jué x

  • 玉叶金枝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yù yè jīn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封建时代称皇家后裔。 成语出处: 唐·王建《宫中调笑》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 古文辞类纂《屈原九歌少司命》全文

    屈原九歌少司命 秋兰兮蘪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荃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

  • 刻骨相思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kè gǔ xiàng s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成语出处: 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

  • 并驱争先

    并驱争先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并驱争先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并驱争先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意思翻译、赏析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出自宋代孔夷的《南浦·旅怀》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

  • 波澜壮阔

    波澜壮阔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波澜壮阔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波澜壮阔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

    出自唐代刘兼的《新蝉》 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只知送恨添愁事,谁见凌霄羽蜕功。

  • 修桥补路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xiū qiáo bǔ l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