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行圃原文、翻译及赏析_杨万里古诗词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标签: 田园 动物 场景 生活《初秋行圃》译文
落日看来好像无情却最有情,催促千树万树上的蝉在傍晚时一齐鸣唱。
听着声音近在咫尺,却无法找到它们,一旦寻到它的近旁,却又没有了声响。
《初秋行圃》注释
圃:种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园子。行圃,即指在园子里散步。
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形容距离很近。
《初秋行圃》赏析
这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它以描写蝉为目的,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切传神、趣味横生。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情趣。
-
水仙子·别怀 张可久 飞花和雨送兰舟,细柳垂烟掩画楼, 啼痕带酒淹罗袖,换金杯劳玉手。 大江流不尽诗愁。 象牙床上,鲛绡枕头,梦到并州。 张可久:1280-134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
出自五代韦鼎的《赠廖凝(时凝居南岳)》 君与白云邻,生涯久忍贫。姓名高雅道,寰海许何人。 岳气秋来早,亭寒果落新。几回吟石畔,孤鹤自相亲。
-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出自清代《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
蜡尽江南梅发后。万点黄金,娇眼初窥牖。曾见渭城人劝酒。嫩条轻拂传杯手。料峭东风寒欲透。暗点轻烟,便觉添疏秀。莫道故人今白首。人虽有故心无旧。
-
成语发音: 「gěng jì píng z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像断梗、浮萍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 成语出处: 明·单本《蕉帕记·寻春》:“休夸绣
-
一饭之恩的解释?一饭之恩的典故与出处 《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
-
《左传桓公十七年》文言文 【经】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父,盟于趡。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蔡季自陈
-
出自唐代徐敞的《月映清淮流》 遥夜淮弥净,浮空月正明。虚无含气白,凝澹映波清。见底深还浅,居高缺复盈。处柔知坎德,持洁表阴精。利物功难并,和光道已成。安流方利涉,应鉴此时情。
-
成语发音: 「gāo shì hài s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诗词迷网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