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调·卮酒向人时原文、翻译及赏析_辛弃疾古诗词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标签: 仕途 讽刺 愤懑 咏物《千年调·卮酒向人时》译文
有些人就象那装满酒就倾斜的酒卮,处处是一副笑脸,见人就点头哈腰。他们最要紧的是唯唯诺诺,对什么事都连声说好。就象那筵席上滑稽对着鸱夷笑,它们都擅长整天旋转把酒倒。不管是寒是热,总有一味药调和其中,这就是那号称“国老”的甘草。
我年轻时常常饮酒任性,说起话来剔人总嫌执拗。这个和稀泥的处世哲学直到近来我才慢慢知晓。可惜我对那一套应酬语言,还没有学得十分巧妙。瞧他们真会讨人喜欢,活象那跟人学舌的秦吉了!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注释
蔗庵:指郑汝谐,字舜举,号东谷居士,浙江青田人。他力主抗金,稼轩称他“老子胸中兵百万”。郑汝谐在信州建宅院,取名“蔗庵”,并以此为号。
卮(zhī)言:没有立场,人云亦云的话。
卮:古时一种酒器,酒满时就倾斜,无酒时就空仰着。
然然:对对。可可:好好。
滑稽、鸱(chī)夷:古时的酒器。杨雄《酒赋》:“滑稽鸱夷,腹如大壶。”
甘国老:指中药甘草。《本草纲目》称其性平味甘,能调和众药,治疗百病,故享有“国老”之名。
使酒:喝酒任性。
拗(ào):别扭,指不合世俗。
秦吉了:鸟名。《唐会要》载,林邑国有结辽鸟(秦吉了),能言尤胜鹦鹉,黑色,黄眉。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赏析
开篇两句,辛弃疾将人比作酒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那些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之人的可笑姿态。一个“先”字将官场小人低眉顺目,争先恐后吹捧的动作充分表现出来。接下来两句,词人进一步从语言上进行描写官员们笑眯眯,点头哈腰,顺从统治者,凡事都说“好、好、好”的谄媚之态。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这两句描绘出腐败官场上人们应酬中相互吹捧、言谈虚情假意的场面。“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词人在此用来指那些没有原则,一味跟从,和稀泥的人。
下阕开头中的少年指词人自己。史书记载,辛弃疾二十二岁就在抗金前线冲阵杀敌,可称少年英雄,但因其为人正直,不善奉承而遭人排挤,正如其说的“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在官场中要顺从、虚伪才能讨得君主的欢心,这个道理,“我”现在才明白,但是要效仿这些人,“我”却正好不擅长。词人此处的自嘲和上文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词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
结尾三句中,词人以幽默的笔调调侃:看他们那些得宠的人,都是像学舌鸟一样会唯命是从,攀附权势。
辛弃疾用诙谐的口吻描述了一场“物”的狂欢,这些物都有着南宋官场得宠之人相似的特质:随人俯仰、圆滑虚伪、碌碌无为。当时南宋正处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时,可朝廷却只一味偏安,宠信小人。词人正是通过揭露当时朝廷官员的丑恶嘴脸来反衬自己的正直和有为,但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得不到重用,因而内心充满悲痛与不甘。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赏析二
在词史上,这首词无论从内容还是艺术上来看,都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在此之前,词这种文学体裁大都不出抒情言志的范围,很少有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调,来揭露、抨击丑恶的社会现象的。辛弃疾的这首词,用三种盛酒的器具、一种药材与鸟,形象、幽默而又辛辣地揭露、讽刺了当时朝廷中那些随人俯仰、趋炎附势、不以国事为重的官僚们的丑态。
此词开头“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借”两句,借“卮”这种形象,来比喻那些没有固定信仰和主见,而俯仰随人、应声附和的人。接着以“然然可可,万事称好”补明前面的描写,一个笑容可掬,随着权势者的话语,点头哈腰,连称“是、是,对、对,好、好”的可笑可憎的形象跃然纸上。“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滑稽”和“鸱夷”是两种酒器。它们成天在酒席上忙乎不停,倒完酒又灌满,灌满又倒完,圆转灵活。这使人自然地联想起那些善于应酬,花言巧语之徒。“滑稽坐上”,即“坐(同座)上滑稽”,“更对鸱夷笑”,一个“笑”字,将物写活了,把那些如“滑稽”一般圆通自如而得意洋洋的小人的丑态,勾画了出来。“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仍然是以物喻人,以“甘国老”来讽刺那些不讲是非原则,专和稀泥,欺世盗名的乡愿。
换头忽插入词人自己,与上片描述的丑类形成鲜明的对比。“少年使酒”,乃是一种愤激之语,无非是说自己年少气盛,借酒骂驾,不会察言观色,总是直来直去,不懂逢迎拍马,所以不讨人喜欢。史书记载,词人二十二岁就在抗金前线冲阵杀敌,可称少年英雄,但因其为人正直,不善奉承而遭人排挤,正如其说的“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这是词人在说反话。在官场中要顺从、虚伪才能讨得君主的欢心,这个道理,词人现在才明白。但是要效仿这些人,词人却正好不擅长。词人此处的自嘲和上文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词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结尾三句“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词人以幽默的笔调调侃,做人要随和合俗的道理,只有那些像学舌鸟一样专在附和权要上下功夫的人才能精通。“秦吉了”正是词人用以痛骂鹦鹉学舌小人的又一比喻。
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选取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来尽情描绘,多方比喻,辛辣讽刺,鞭挞世俗,达到了畅快淋漓的境地。词人于讽刺中又表现自己的节操和态度,故它不仅仅止于讽刺,自己的形象也显露了出来,起到了对比作用。这首词比喻生动、贴切,不仅增加了词的含蓄性,有利于引发更多的联想,而且也增强了词的形象性与幽默性,于幽默、嘲讽之中,透露出作者的愤激之情与鄙夷之色。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其时辛弃疾首次被罢官,居住在江西上饶带湖。在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气氛下,辛弃疾从自己亲身经历中,深深感受到,在当时的官场与社会上,正直与阿谀、真诚与虚伪、有为与无能的斗争中,往往是那些唯上命是从,唯潮流是顺之徒,极尽阿谀逢迎、虚与委蛇之能事,反而攫取得一己之私利,欣然自得,了无愧色;正直、真诚,有为之士,却往往因坚持理想、节操,而受到排挤、打击。由于他的好友郑汝谐(字舜举)在信州建宅第,其居所有一个小阁楼名叫“卮言”,他便借题发挥,写成这首词。
-
出自唐代佚名的《方干、李主簿改令》 措大吃酒点盐,将军吃酒点酱。只见门外著篱,未见眼中安鄣。(方干)措大吃酒点盐,下人吃酒点鲊。只见半臂著襕,不见口唇开袴.(李主簿)
-
原文赏析: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拼音解读:shēn qiū hán yè yí
-
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侧重于月色下的西湖,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着力表现西湖的恬
-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举进士。太宗方留心儒术,贡士皆临轩覆试。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雍熙二年,
-
兴复不浅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兴复不浅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兴复不浅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王初的《送叶秀才》 快骑璁珑刻玉羁,河梁返照上征衣。层冰春近蟠龙起,九泽云闲独鹤飞。行想北山清梦断,重游西洛故人稀。汉庭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
-
不当不正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当不正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当不正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原文赏析: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拼音解读:qīng jiāng yī qǔ liǔ qiān tiáo ,èr shí nián qián jiù bǎn
-
太华观全文:厄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曾闻玉井金河在,会见蓬莱十丈花。太华观字词句解释:太华:山名。 即西岳华山 ,在陕西省华阴县
-
成语发音: 「fèn jū yì cu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感情: 分居异爨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兄弟分家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