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咏荷上雨原文、翻译及赏析_杨万里古诗词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泻清波 一作:泛清波)
标签: 夏天 写雨 景色 咏物《昭君怨·咏荷上雨》译文
夏日午眠,梦见荡舟西湖荷”间,满湖烟水迷茫、荷”清香扑鼻。突然如筛豆般的阵雨敲击船篷,发出“扑”、“扑”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中惊换。
以为是在西湖赏荷,却原来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击池中荷叶把我惊换,梦换后观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晶莹的雨点忽聚忽散,散了如断线的珍珠,四处迸射,使人眼”缭乱,最后聚在叶心,像一窝泛波的水银,亮晶晶的。
《昭君怨·咏荷上雨》注释
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扁舟:小船。
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打篷声:雨落船篷之声。
真珠:即珍珠。形圆如豆,乳白色,有光泽,是某些软体动物(如蚌)壳内所产。为珍贵的装饰品,并可入药。
水银:喻水珠。
清波:清澈的水流。
《昭君怨·咏荷上雨》赏析
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击篷雨惊醒后的情景。
上片写梦中泛舟西湖花底,骤雨打篷,从梦中惊醒。“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扁舟”,小船;花底,花下。词人午睡,梦中驾着小船在西湖荷花之下泛醒,烟雾缭绕的水面上荷花的香味四溢。这两句写的虽是梦境,但形象逼真,如同一幅绝妙的水墨画,淡笔素描,勾勒出湖面胜景的一个轮廓,呈现在读者面前。“急雨打篷声,梦初惊。”突然,一阵暴雨击打船篷的声音,把他从梦中惊醒,一瞬间,先前的扁舟、荷花、烟水顿时消失,可以想见,词人此时对梦境还有些留恋,对雨声打断他的美梦不无遗憾。
下片写醒来所见景物,与先前的梦境相映成趣。“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却是”二字,承上启下,把梦境击现实串在一起。原来,先前梦中听到的“急雨打篷声”,睁眼一看,是雨点落在门前池塘中的荷叶发出的声音。“跳”字说明雨下得很急,与上片的“打”字相呼应。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形同一粒粒的珍珠,“珠珠”篷雨点击散,又重新聚合,因此说“散了……还聚”,若不是观察仔细,是很难提炼出这样的佳句来的。“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水银”二字作比喻,形象地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这两句是说,雨点聚多了,聚成水银般的一窝,此时叶面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叶上的积水便泻入池中。“跳”、“散”、“聚”、“泻”,四个动词连用,把雨打荷叶,荷叶面上水珠滚动,周而复始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词构思巧妙,意境新颖,梦境与现实对照写来,曲折而有层次,极富变化,细细品味,似乎看到晶莹璀灿的珍珠在碧绿的“盘”中滚动;似乎嗅到荷花的阵阵幽香,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
《明史王绂、夏昶传》文言文阅读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
-
登永嘉绿嶂山谢灵运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
-
我则是先打后商量 出自元代李寿卿的《杂剧·说鱄诸伍员吹箫》 第一折(冲末扮费无忌引卒子上,诗云)别人笑我做奸臣,我做奸臣笑别人。我须死后才还报,他在生前早丧身。小官少傅费无忌是也。自从临潼斗宝之
-
成语发音: 「kàng lì qíng shē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成语出处: 明·沈得符《万历野获编》:“
-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清平乐·年年雪里》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
-
成语发音: 「yòu dí shēn r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诱:引诱。引诱敌人深深地进入我方利于围歼的地区。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我
-
短篇小说:火鸟,《上海文学》1986.6枭,《人民文学》1986.6,获武汉市首届小说奖铜壶,《广西文学》1986.8瓦盆,《长江文艺》1986.10每天十担水,《滇池》1987.2渡头西·杂树,《花
-
宋-苏轼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形式: 七言律诗押[先]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
-
出自唐代罗邺的《秋夕旅怀》 阶前月色与蛩声,阶上愁人坐复行。秦谷入霜空有梦,越山无计可归耕。穷途若遣长堪恸,华发无因肯晚生。不似扁舟钓鱼者,免将心事算浮荣。
-
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李陵台》 北入单于万里疆,五千兵败滞穷荒。英雄不伏蛮夷死,更筑高台望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