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虞美人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吴信辰古诗词
怨粉愁香绕砌多,大风一起奈卿何。
乌江夜雨天涯满,休向花前唱楚歌。
标签: 咏物 寓人《咏虞美人花》注释
虞美人花:一种花草名,其色艳丽,分紫、红、白等色,这里是以此花喻虞姬。虞姬,一名为虞美人。
怨粉愁香:怨和愁的脂粉和香气。砌:台阶。李后主《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大风”句:此句化用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句。奈卿何:是说把你(指虞姬)怎么得了。
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东北,今名乌江浦。项羽兵败垓下,被追困,于此处自刎。
休:不要。花:指虞姬。
《咏虞美人花》赏析
诗人以“怨粉愁香”比喻虞美人于穷途末路时的情状,十分贴切入情,使一个愁绪万千的虞美人鲜活起来。“大风”句既是诗人对刘邦成名后得志的轻蔑,又是对风情万种的虞美人无奈的惋惜。“乌江夜雨天涯满”乃化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句诗意。意在营造气氛。末句的“花”应指虞美人死后,其魂魄所化的虞美人花,意思是说,即使如此,也不想再听到那些令人销魂的楚歌了。
《咏虞美人花》赏析二
歌咏虞美人花的诗都离不开虞姬自刎而死血滴成此花这一传说。这首诗也不例外。不过,它却有独到之处。
首句“怨粉愁香绕砌多”一句直接点明虞美人花开满砌,充满怨愁之情。感情色彩十分强烈,较之那些写其色,写其形的诗作来说,这首诗可谓是遗貌取神,经直点破虞美人花的神情。
接下一句更妙:“大风一起奈卿何”语含双关。大风吹起,任何花草都难免摇落其中,难以抵挡,这是一层意思。另外,项羽兵败,刘邦得胜。刘曾写有大风歌,其辞首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正是“大风一起”意思,奈卿何,对虞美人花怎么办呢?同时也暗含对虞姬怎么办呢?因当年项羽垓下唱歌时,其歌辞中“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虞姬啊,我对你怎么办呢? 诗人在这里巧妙借用刘、项二人歌辞,描写大风中虞美人花的命运令人担忧。语调悲壮苍凉,颇有气势。
第三句“乌江夜雨天涯满”写风起云涌雨骤的恶劣环境,增添了诗歌描写的悲剧氛围,为最后一句作好了铺垫。结末“休向花前唱楚歌”劝人也是告诫自己,不要在虞美人花面前唱楚歌,以免激起对那令人伤心往事的回忆。这显然是怕怨粉愁香的虞美人花格外再增添忧伤。这比那些赞美虞美人花闻歌起舞的柔美姿态诗作,明显高出一等。也正是这首诗独到之处。
总之,这首咏虞美人绝句一反通常赞美其绰约姿容的写法,就其闻歌而舞一点,从反面入笔,更显得悲怆有力,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堪称咏虞美人的上乘之作。
-
杀驼破瓮小古文拼音版《 杀shā驼tuó破pò瓮wèng 》昔xī有yǒu一yī人rén , 于yú瓮wèng中zhōng盛shèng谷gǔ 。 骆luò驼tuó入rù瓮wèng食shí谷gǔ , 首
-
出自宋代张宰的《满庭芳(寿字守·四月十四)》 气吐虹霓,笔飞鸾凤,从来锦绣文章。谪仙才调,复见庆流芳。向自题名雁塔,不十载、德播河阳。慰民望,一麾出守,风月任平章。清和,时欲半,吕仙庭日,正比相当。欣
-
外国童话《[德国] 雅诺什·噢,美丽的巴拿马》鉴赏 [德国] 雅诺什从前,有一头小熊和一只小老虎。他们住在河边的那
-
出自唐代周昙的《春秋战国门。夫差》 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会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颜见子胥。
-
原文赏析: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
-
我是保护潜龙掌命司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 楔子(冲末扮殿头官领校尉上,诗云)君起早,臣起早,来到朝门天未晓。长安多少富谊家,不识明星直到老。某乃殿头官是也。方今大宋宗皇帝,山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
-
出自唐代徐氏的《三学山夜看圣灯》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脚红。猿来斋石上,僧集讲筵中。顿作超三界,浑疑证六通
-
成语发音: 「xiàng dé yì zh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
-
成语发音: 「mò mǎ lì bī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