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七律·到韶山原文、翻译及赏析_毛泽东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24 03:00:27阅读:487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标签: 赞扬 人民

  《七律·到韶山》译文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已经与故乡阔别了三十二年。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铁鞭。

  因为有这么多敢为自己伟大理想而去牺牲的人,敢去改变旧的日月换新的天地。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七律·到韶山》注释

  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

  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

  咒:诅咒、痛恨,这里只是恨的意思。

  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

  故园:故乡,指韶山。

  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

  戟: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黑手:指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右派等黑暗势力的魔掌,喻反动派。

  高悬:高高举起。

  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即蒋介石反动武装。

  为有:因为有。

  多:增强激励。

  敢教:能令、能使。

  日月换新天:谓半封建半殖民地韵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喜看:高兴地看到。

  菽:豆类的总称。

  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英雄:此指新中国的农民。

  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归来。

  《七律·到韶山》赏析

  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逝川,是化用孔子的话,是说过去的日月。《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说自从离开韶山,在那可诅咒的旧社会,为革命东奔西忙,韶山的乡亲们却遭受了无穷的灾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笼罩在韶山的上空,韶山的大地上洒下了无数的革命先烈的鲜血,但是韶山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与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回到韶山,看到的景象与以前大不相同了。韶山也像中国各地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面对当前的大好形势,不禁回想起过去,在那如火如荼的革命时期,韶山的人民真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韶山人民高举着革命的红旗,武装起来与反动派进行斗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韶山的人民从来没有畏惧。一方面是韶山的人民高举起红旗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一方面是反动派高举起霸主的铁鞭,对革命的人民进行血腥的镇压。韶山人民与反动派的斗争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是根本没有调和的余地的。

  三十二年前的星星之火,终于发展成燎原之势,原因在于革命人民拥有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这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奋起反抗,坚持到底,因为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理想。“多壮志”指充满凌云之志,所以义无反顾,前仆后继。32年间,一个小小的六百来户的韶山冲,就有148位革命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有毛泽东的六位亲人: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楚雄、毛岸英,有毛泽东亲自创建的韶山党支部的五位同志: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李耿侯、毛新梅。烈士的鲜血结出了丰硕的革命成果,天地更新,日月重光,新中国诞生了,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由此可以理解毛泽东韶山之行的所作所为,理解诗中的一个“咒”字。。

  结末“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写韶山冲稻浪滚滚,丰收在望,人人奋发,安居乐业,这是革命先烈“换新天”理想的实现,也是对长眠地下的先烈的最好告慰。发展生产,建设祖国,人人争先,是先烈革命精神的发扬光大。这一联的思想内容承上延伸,大有拓展。从意境上看,前面激烈斗争,腥风血雨,这里炊烟袅袅,风景如画,完全不同的景象,体现换了新天;从诗人的感情言,则由激愤而舒缓,由沉重转喜悦。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韶山,但实际上概括了中国,事实上中国各地的情况都和韶山一样,中国的人民都经历过血和火的考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七律·到韶山》创作背景

  1959年6月25日傍晚,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之久的家乡韶山,逗留到27日午后离开。毛泽东在这次返乡,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使人民非常激动欢乐,这两天成了韶山真正的节日。这首七律,是25日深夜写成的。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广信元夕蒋太守舟中夜话

    明-王守仁楼台灯火水西东,箫鼓星桥渡碧空。何处忽谈尘世外,百年惟此月明中。客途孤寂浑常事,远地相求见古风。别后新诗如不惜,衡南今亦有飞鸿。形式: 七言律诗押[东]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意思翻译、赏析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出自唐代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沉 通:沈)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zuò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意思翻译、赏析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出自唐代李白的《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

  •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其一)

    明-唐寅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形式: 七言绝句押[青]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401)首唐寅(明)成就不详经历一字子畏,、桃花庵主、鲁国

  • 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

    出自唐代吴大江的《捣衣》 沙塞秋应晚,金闺恨已空。那堪裂纨素,时许出房栊。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意思翻译、赏析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出自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

  • 商於逢友人(喻坦之)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商於逢友人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喻坦之 shāng yú féng yǒu rén 商於逢友人xíng yì hé shí le,nián nián gǔ ròu fēn。chūn fē

  •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

    出自先秦佚名的《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

  • 一虎难敌众犬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yī hǔ nán dí zhòng quǎ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一只老虎打不过一群狗。比喻一个人的本事虽高,但打不过对方人多。 示例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