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别湖上亭原文、翻译及赏析_戎昱古诗词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标签: 湖水 春光 景色 写景《移家别湖上亭》译文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移家别湖上亭》注释
移家:搬家。
浑:全。
频啼:连续鸣叫。
《移家别湖上亭》赏析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也被后人广泛采用。“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移家别湖上亭》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搬家时,因对故居有着深厚感情,难以割舍故居的一草一木,故有此作。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崇德舞》 五运改卜,千龄启圣。彤云晓聚,黄星夜映。叶阐珠囊,基开玉镜。下临万宇,上齐七政。雾开三象,尘清九服。海溓星晖,远安迩肃。天地交泰,华夷辑睦。翔泳归仁,中
-
唐-卢纶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风清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形式: 七言律诗押[尤]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
-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出自宋代秦观的《如梦令·春景》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
-
【奉公守法解释】遵照实行公事,遵守法令纪律。奉:奉行,遵照实行。公:公事。 【奉公守法例句】 ①我们的干部要奉公守法,多为人民群众着想。 ②我们这个社区里的居民都是奉公守法,安分守己的
-
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政从襄沔绝,诗过洞庭空。尘路谁回眼,松声两处风。
-
《旧唐书·穆宁传》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及译文 【原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 宁
-
原文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词句注释⑴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
-
成语发音: 「qiáng shí zì à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劝慰人的话。谓努力加餐,保重身体。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匡衡传》:“专精神
-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骆宾王(640—约684),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少年有才名,初供职于道王府,历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