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卿云歌原文、翻译及赏析_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11 04:00:12阅读:218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标签: 美德

  《卿云歌》译文

  卿云灿烂如霞,瑞气缭绕呈祥。

  日月光华照耀,辉煌而又辉煌。

  上天至明至尊,灿烂遍布星辰。

  日月光华照耀,嘉祥降于圣人。

  日月依序交替,星辰循轨运行。

  四季变化有常,万民恭敬诚信。

  鼓乐铿锵和谐,祝祷上苍神灵。

  帝位禅于贤圣,普天莫不欢欣。

  鼓声鼚鼚动听,舞姿翩翩轻盈。

  精力才华已竭,便当撩衣退隐。

  《卿云歌》注释

  卿云:一种彩云,古以为祥瑞的象征。卿,通“庆”。

  糺(jiū):即“纠”,结集、连合;缦缦,萦回舒卷貌。

  旦复旦:谓光明又复光明。旦,明亮。

  明明:明察。

  弘:大,光大。

  从经:遵从常道。

  允诚:确实诚信。

  论乐:论,通“伦”,有条理、有次序;论乐,器乐演奏整齐和谐。

  配:祭祀中的配飨礼。

  迁:禅让。

  鼚(chāng):鼓声。

  轩乎:翩然起舞貌。

  褰裳(qiān cháng)去之:指让贤退隐。褰裳,撩起下衣。

  《卿云歌》鉴赏

  《卿云歌》是上古时代的诗歌,最早见于《尚书大传》。相传功成身退的舜帝禅位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时,百官和舜帝同唱《卿云歌》。整首诗由三个部分组成:前四句为舜帝的唱颂之歌;中四句为群臣的相和之颂;后十二句为舜帝续颂之歌。诗歌描绘了一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图像,表达了上古先民对美德的崇尚和圣人治国的政治理想。全诗运用了“颂”的形式,符合祭祀颂歌的表演特点,语言简朴,语句简单,节奏短促,明快流畅。君臣互唱,情绪热烈,气象高浑,文采风流,辉映千古。

  首章是舜帝对“卿云”直接的赞美歌唱。关于“卿云”之名,《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见,喜气也。”在古人看来,卿云即是祥瑞之喜的象征。“卿云烂兮,糺缦缦兮”,若云若烟,卿云灿烂,萦回缭绕,瑞气呈祥;这祥瑞之兆,预示着又一位圣贤将顺天承运受禅即位。“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更明显寓有明明相代的禅代之旨。圣人的光辉如同日月。他的受禅即位,大地仍会像过去一样阳光普照、万里光明。这与其说是舜帝的歌唱,毋宁说是万民的心声和愿望。

  次章是“八伯”的和歌。八伯者,畿外八州的首领。这里当指舜帝周围的群臣百官。舜帝首唱“卿云”,八伯稽首相和:“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他们进而赞美上天的英明洞察,把执掌万民的大任,再次赋予一位至圣贤人。这里对“明明上天”的赞美,也是对尧舜美德的歌颂。《尚书·尧典》有云:“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而今者虞舜,效法先圣,荐禹于天,以为后嗣。没有尧舜的美德,就没有禅让的美谈。尧舜之举比起明明上天,更值得称颂。

  舜帝的赓歌,则表达了一位圣贤的崇高境界和伟大胸怀。十二句可分三层。前四句以“日月有常,星辰有行”作比,说明人间的让贤同宇宙的运行一样,是一种必然的规律。只有遵循这种规律,才能使国家昌盛,万民幸福。中四句叙述“迁于贤圣”的举动,既顺从天意也符合民心。可谓普天之下,莫不欢欣。最后四句表现了虞舜功成身退的无私胸怀:“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已竭,褰裳去之。”正当人们击鼓鸣钟、载歌载舞,欢呼庆贺夏禹即位之时,自感“精华已竭”的虞舜,却毫无声息地泰然“褰裳去之”。只此两句,一位崇高伟大的圣贤形象,便跃然纸上。

  尧、舜禅让,载于《尚书》,《卿云》之歌,流传秦季。而尧、舜均属传说人物,舜歌《卿云》,颇难征信。很可能这是身处战国、秦季乱世,目睹争夺劫杀,而向往礼让治世者的代拟之作。不过,自战国、秦汉以来,禅让传说和《卿云》之歌,代代相传,深入人心,对形成以礼让为美德的民族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柳诒徵论“唐虞之让国”时写道:“吾民初非不知竞争,第开化既早,经验较多,积千万年之竞争,熟睹惨杀纷乱之祸亡无已,则憬然觉悟,知人类非相让不能相安,而唐、虞之君臣遂身倡而力行之。后此数千年,虽曰争夺劫杀之事不绝于史策,然以逊让为美德之意,深中于人心,时时可以杀忿争之毒,而为和亲之媒。故国家与民族,遂历久而不敝”(《中国文化史》)。这对认识《卿云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颇有启发。

  在艺术上,《卿云歌》辞藻华美,意境超迈,孕育骚赋句法,足可与《诗》之《雅》、《颂》媲美。

  《卿云歌》创作背景

  《卿云歌》相传是舜禅位于禹时,同群臣互贺的唱和之作。始见旧题西汉伏生的《尚书大传》。据《大传》记载: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礼,“钟石笙筦变声。乐未罢,疾风发屋,天大雷雨。帝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即荐禹使行天子事,并与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钟石变声,暗示虞舜逊让;卿云呈祥,明兆夏禹受禅。

  这个传说充满了奇异的神话色彩,很难让人信服。再者,《尚书大传》是对《尚书》的解释性著作,据今人研究,该书为伏生后学所纂集,大体初创于文景之际,最晚不下于武帝朝,不排除其中新增个人见解的可能。从诗歌本身来看,句式较为规整,部分词汇有化用《诗经》的痕迹,又杂有《楚辞》的韵味,其中“配天”“圣贤”等观念也不像尧舜时期所有,时代应该偏晚。因此有学者认为,《卿云歌》可能是身处战国、秦季乱世,目睹争夺劫杀,而向往礼让治世者的代拟之作。此外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认为:“以文学史的眼光仔细观察,这诗的字法、句法、音节不独非三代前所有,也还不是春秋战国时所有,显然是汉人作品。”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指出:“辞仅达意,颇有古风,而汉魏始传,殆亦后人拟作。”

  虽然《卿云歌》的产生年代至今尚无确切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反映了先民向往和谐清明的政治制度的理想。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惟精惟一

    惟精惟一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惟精惟一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惟精惟一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章

    宋-陆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形式: 古风押[支]韵翻译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

  • 《宋人得玉》等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

    《宋人得玉》等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   大将军邓骘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

  • 项羽本纪文言文及翻译

    项羽本纪文言文及翻译   项羽本纪是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来描述了项羽一生。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项羽本纪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448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本书编写组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8.7万字,2019年11月第1版,28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版 弟子规注音版全文

    弟子规注音版全文 弟dì子zǐ规guī 总zǒng   叙xù 弟dì子zǐ规guī   圣shèng人rén训xùn   首shǒu孝xiào弟dì   次cì谨jǐn信xìn 泛fàn爱ài众zh

  • 出榜安民

    出榜安民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出榜安民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出榜安民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千家诗五律《杜甫·春宿左省》诗词赏析

    诗歌描写了诗人门下省值夜班时从傍晚到深夜直至清晨的见闻感受,表现了诗人的小心谨慎、忠于职守与兴奋不已。"> 梦见枇杷

    梦见枇杷是什么意思梦见枇杷,代表着兄弟之间相处很好,生活过得无忧无虑。考古学家梦见枇杷,会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找到财宝。病人梦见枇杷,暗示着你的身体会恢复健康,不久就可以出院了。梦见枇杷香甜多汁,象征着家

  • 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

    出自唐代唐尧客的《大梁行》 客有成都来,为我弹鸣琴。前弹别鹤操,后奏大梁吟。大梁伤客情,荒台对古城。版筑有陈迹,歌吹无遗声。雄哉魏公子,畴日好罗英。秀士三千人,煌煌列众星。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邯郸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