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轼古诗词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标签: 季节 闺怨 夏天《菩萨蛮·回文夏闺怨》译文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译文二
长满柳树的庭院里静悄悄的女主人在自昼里睡眠正香。在白昼里睡眠正香的女主人静悄悄的微风还吹拂在那庭院里的柳树上。只见她冒着香喷喷的汗水穿着那薄薄的衣衫让人感觉她是那样的凉爽,让人感觉凉爽的衣衫薄薄的里面还冒着汗水又是那么的香。
她睡醒了只见她嫩红嫩红的手端着一碗冰凉凉的凉拌藕片,装着凉拌藕片的大碗又冰着她那嫩红嫩红的手掌。作为郎君的讥笑她藕丝牵连得是那样的长,长长的藕丝却又讥笑那郎君的傻样。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赏析
通常的回文诗,主要是指可以倒读的诗篇。回文诗尽管只有驾驭文字能力较高的人,方能为之,且需要作者费尽心机,但毕竟是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有价值的作品不多。宋词中回文体不多,《东坡乐府》存有七首《菩萨蛮》回文词。
苏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回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这首词上片,情景交融,写闺中少女夏日的生活容貌。下片,以物传情,以闺中少女嘲笑郎君写醒后的怨思。此词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回文四时闺怨》之一。这四首词均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月。东坡被贬黄州,“杜门谢客”,冬至后又去天庆观养炼。在无所收获之后,写闺怨回文以解脱。
-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满川碧嶂无归日, 一榻红尘有泪时。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
-
成语发音: 「jiàng zūn lín bē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
-
出自先秦佚名的《凫鹥》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尔酒既清,尔肴既馨。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尔酒既多,尔肴既嘉。公尸燕饮,福禄来为。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尔酒既湑,尔肴伊脯。
-
你这破房子,东边刮过风来,风边刮过雪来,恰似漏星堂也似的,亏你怎么住!刘家女,这破房子里你便住不的,俺这穷秀才正好住
你这破房子,东边刮过风来,风边刮过雪来,恰似漏星堂也似的,亏你怎么住!刘家女,这破房子里你便住不的,俺这穷秀才正好住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第一折(冲末扮王安道上,诗云)一叶
-
出自唐代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
西风水上摇征梦,舟轻不碍孤帆重。江阔树冥冥,荒鸡叫雾醒。舟穿妆阁底,楼上佳人起。蓦入欲通辞,数声柔舻枝。
-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
-
作品简介《五律·张冠道中》是毛泽东在1947年转战陕北张冠道时创作的五言律诗。前六句写冬季早晨行军边塞时所见所闻,后面两句是抒情。该词通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浪漫主义情怀和不畏艰险
-
五谷不升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五谷不升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五谷不升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成语发音: 「fēn fēn yáng y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形容雪花飘落。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只见四下彤云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