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轼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3-04-09 12:08:27阅读:702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标签: 小学古诗  古诗三百首  写人 写雨 人物 景色 西湖 写景 早教 优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译文

  其一

  早晨迎客之时,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下了阵雨,客人不胜酒力渐入醉乡。

  这种雨中之意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美丽的雨景应酌酒和“水仙王”一同欣赏。

  其二

  天清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濛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注释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朝曦:早晨的阳光。

  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空濛:细雨迷濛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赏析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鲜为人知。其实这两首诗是一个整体。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若只看第二首,题中的“饮”字就没有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第二首诗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以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对于“西湖比西子”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对西湖的特点作了极其准确而又精到的艺术概括,达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效果;此外还运用了恰当新颖的比喻,赋予西湖以人的生命和资质,使西湖成为美的化身,对西湖进行美的升华。因此,在难以计数的歌咏西湖的诗歌中,这首诗成为流传最广的名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七年(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正、二月间。从诗意看,作诗当天朝晴暮雨,诗人既为酒所醉,亦为美景所醉。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谄笑胁肩

    谄笑胁肩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谄笑胁肩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谄笑胁肩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心孤意怯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xīn gū yì qiè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谓心虚而胆气不壮。 成语出处: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士卒本将,一朝相失,心孤意怯

  •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导语: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大道

  • 你且休题旧话,则问先生何以到此?自从我逃灾出魏国夷门,原来先生西入秦邦,有几时了?到今日经两冬,过一春,睡梦里不曾得个安稳

    你且休题旧话,则问先生何以到此?自从我逃灾出魏国夷门,原来先生西入秦邦,有几时了?到今日经两冬,过一春,睡梦里不曾得个安稳 出自元代高文秀的《杂剧·须贾大夫谇范叔》 楔子(净扮魏齐领卒子上,诗云

  • 悠悠梦里无寻处。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 耳闻眼睹成语组词

    成语发音: 「ěr wén yǎn d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成语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

  • 老迈龙钟

    老迈龙钟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老迈龙钟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老迈龙钟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钟叔河《笼中鸟》随笔

    笼中鸟今年春节特别热闹,电视节目里出现了几十年没演过的《四郎探母》,果然是升平气象,不再怕杨延辉发牢骚了,但也别有一番感想。“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这位木易先生的牢骚,其实是大可不发的。他已经

  • 射衣秦岭雪,摇月汉江船。

    出自唐代尚颜的《冬暮送人》 长安冬欲尽,又送一遗贤。醉后情浑可,言休理不然。射衣秦岭雪,摇月汉江船。亦过春兼夏,回期信有蝉。

  • 春来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肠似火烧。

    出自唐代卢延让的《谢杨尚书惠樱桃》 满合虚红怕动摇,尚书知重赐樱桃。揉蓝尚带新鲜叶,泼血犹残旧折条。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春来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肠似火烧。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