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学知识

古诗欣赏札记(四)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1:59:47阅读:509
  古诗欣赏札记(四)

  陈庭平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怀渑池寄子瞻兄

  宋·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苏轼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其父和兄三人为唐宋八大家之列。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嘉祐元年(1056),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在父亲苏洵带领下,第一次离蜀进京赴考。路过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时,曾在县中寺庙内借宿,并在主持奉闲和尚室内的壁上题诗。嘉佑六年(1061),苏轼与苏辙在郑州分手后,苏轼出任凤翔府签判,再次路过渑池。苏辙曾经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寄给其兄长。为此,苏轼回复弟弟写下这首和诗,这首诗即为诗人所和作。和就是对别人作的诗进行唱和。

  苏辙在原诗自注中写道“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充满了疑惑,也是表达心中的感慨。同时在首联中抒发了他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这个“怕”字含有双关涵义,一是人生道路艰难,二是一种无可奈何。苏轍的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又是回憶,又是惜別。回憶當年『曾為縣吏』,回憶『共題僧房』,數年光景晃如昨日,不免令人感嘆,又惜別哥哥『獨遊』,想必這趟旅程是『佳味少』了,不過有什麼辦法呢?一踏入仕途,就像棋盤上的棋子,只能任人擺往各個位置,實在身不由己,騅馬走累了可以“鸣嘶”,但人因属人管,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所以这首诗真正的体现还是人生感叹!

  苏轼与弟弟感情极深,当他路过分别之地,物事人非,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和诗。他跳出了单纯怀旧和思念之情,借鸿雁南北飞翔,沿途在雪泥中留下指爪的痕迹,很快又会消失的道理,阐述了人生道路就是这样,过去就让他过去吧,劝告弟弟不要“怕”要“踏”过去。这就是该诗前四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所表达的乐观思想意义。正因为如此 “雪泥鸿爪”成为了人们惯用的成语,也是著名的哲理诗句。后四句主要是应和苏辙诗中的怀旧之情。“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从前和尚死后人家把他遗体烧化,造个小塔来埋葬他的骨灰。如今只见新塔而见不到庙里墙壁上的题诗,难免有一种无奈何的情感。最后两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以提问的方式,回忆过去走过的道路如此艰难,哪怕是骑着“蹇驴”(跛足驴)还是到了目的地。其实这两句不是怀旧而是希望他弟弟珍惜现在,开拓将来。言外之意,这么多困难我们都过来了,现在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与其怀念过去不如奋发向前。苏轼的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观,所以在以后经历的一些磨难中并没有倒下,这种精神永远值得现代人学习。

  这首诗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和人作诗,一般要受韵脚的限制,难成好诗。但苏轼这一首诗却超过了苏辙的原作,成为七律的名篇。特别是“雪泥鸿爪”涵义深刻,千古流传,因为【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旧格却泼墨直下,不作讲求。尽管是“单行入律”,诗人却作到了字面上飘逸,圆转流动,意义上二句相承而非相对,词性上也不尽相对,比常见的流水对更宽。然而行文很有气势;同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诗人不局限于格律的“本色”。】正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学诗所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文学大师钱钟书 在《宋诗选注》中评价苏轼诗“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苏轼 这首诗运用“飞鸿踏雪泥”的比喻,生动活泼,踏过人生,寄意深沉,因此成为经典名作的诗篇。

  注后: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授曾枣庄在《光明日报》发表论文《三苏父子在中国文化史的地位》中论述:【关于苏氏兄弟诗文的优劣,历来有不同看法。苏轼说:“子由诗过吾远甚。”(《记子由诗》)又说:“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答张文潜书》)这并不是什么自谦之词,而是苏轼的真心话。苏轼论诗论文都追求“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辙《子瞻和陶诗引》)、“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的艺术风格,苏辙“汪洋澹泊”的艺术风格正符合他的审美趣味。秦观《答傅彬老简》同意苏轼的看法:“中书(苏轼)尝自谓‘吾不及子由’,仆窃以为知言。”陆游、周必大也有类似的看法,周必大《跋子由〈和刘贡父省上示坐客〉诗》载,周向陆请教学诗之法,陆要周读苏辙诗。周“退取《栾城集》观,殊未识其旨趣”,后来才觉得辙诗“温雅高妙,如佳人独立,姿态易见。然后知务观(陆游)于此道真先觉也”。】苏辙经常学习他哥的诗,甚至哥哥用错的典故,兄弟会照错。可见兄弟情义十分深厚。

TAG标签: 古诗

猜你喜欢
  • 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 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 我们一直看重作为文学家的苏

  • 唐代法规:消费者购物三天内可退货

    核心提示:《唐律疏议》记载,只要消费者在购买时立有合约,买回后3天内发现问题的,都可以找卖方退货;卖方不退的,可以向官府举报,由官府强令卖方退货,并抽卖方40鞭子。 唐律疏议资料图 本文摘

  • 楚天遥过清江引·送君词·薛昂夫

    楚天遥过清江引·送君词 薛昂夫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祝 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

  • 晏几道《鹧鸪天》全诗赏析

    彩袖殷勤捧玉钟,[2]当年拚却醉颜红。[3]舞低杨柳楼心月,[4]歌尽桃花扇底风。[5]从别后,忆相逢,[6]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7]犹恐相逢是梦中。 作品赏析【注释】:[1]此调取名于

  • 李莲英是怎么死的 揭秘大太监李莲英之死

    清朝末年,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除了“老佛爷”慈禧外,恐怕就是大太监李莲英了。这位幼年家境贫寒的小太监,因为善梳新髻,加上在慈禧与八大臣夺权时立下了大功,从此一跃而成为慈禧太后最宠信的

  • 越剧《追鱼》故事介绍:鲤鱼精恋上穷书生

    书生张珍与金宰相的女儿牡丹小姐幼年订婚。张珍因父母去世,只得到金府投亲。谁知金家见他贫穷,便冷眼相待,并以“金家三代不招白衣婿”为由,命张珍独居后花园碧波潭畔草庐读书,以等待时机退婚。张

  • 梦见大便

    #8226;梦见身上有粪便或踏上粪便,财运降临你身;你会心想事成,事事顺利。#8226;梦见衣服沾到粪便,金钱方面的支势上升。可以期待一笔新的收入。也许除了零用钱的收入之外,还有兼职的进帐。#8226

  • 拔山举鼎|拔山举鼎的意思|故事|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拔山举鼎”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力强气壮。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名籍

  • 处世奇书《围炉夜话》名句赏析,句句皆经典

    《围炉夜话》为清咸丰时人王永彬所写,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鹅毛大雪天,夜深人静时。红泥小炉、一壶好茶、半坛清酒,情酣时,意浓处。rdqu

  • 姚燧《浪淘沙 赠重阳奴》全诗赏析

    初度菊花秋。霜水痕收。可知不肯离荆州。元就龙山风力软,破帽飕飕。今夕定开舟。涨水矶头。渊明解印去来休。梦绕橘斋新草阁,檀板轻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文学知识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风云人物
  • 国学资讯
  • 儒家
  • 道家
  • 墨家
  • 法家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