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重金求鹿 兵不血刃就制伏了楚国
有“春秋第一相”之称的管仲,是一位打经济战的高手。《管子·轻重篇》收录了管仲靠“重金求鹿”而使楚国大败的趣闻。
齐桓公把南方的楚国看成称霸事业上的“假想敌”,但楚国的军事力量很强,这让齐桓公很头痛。
管仲告诉齐桓公:要称霸,办法很多,未必要打,运用市场的手段即可。
没过多久,楚国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批来自齐国的客商,他们高价收购楚国的鹿,并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愿不惜重金购买!”
在当时,楚国人把鹿当作肉食动物,花两个铜币就可以买一只。齐国商人一开始花3枚铜币买一只鹿,半个月后涨到5枚铜币一只。
一石激起千层浪。鹿在市场上走俏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楚国。楚成王高兴异常,设宴摆酒大宴群臣。酒宴上,楚成王乐呵呵地说:“10年前,卫国的卫懿公就是因为好鹤,才玩物丧志把国家给整灭亡了。如今齐桓公好鹿,难道他不是在重蹈卫国的覆辙吗?看着吧,齐国很快就会元气大伤,天下还是寡人的。”
几天后,这些出手阔绰的齐国商人又把鹿价提高到了40枚铜币一只。
楚国的农夫们见一只鹿的价钱居然抵得上数千斤粮食,太有利可图了,于是纷纷放下农具,操起猎具到深山里去捕鹿。就是这一年,楚国的大片田地都撂荒了,而铜币却盆满钵满。
楚国人很得意:原来致富这么容易啊。接下来的事情让楚国人傻眼了。管仲让齐桓公发布统一号令,严格禁止各诸侯国与楚国通粮贸易。
这下楚国人惨了,粮价疯涨,铜币又不能吃。楚王慌了,派人四处买粮,却都被齐国拦截。逃往齐国的楚国难民多达本国人口的十分之四。
楚国政权因之而风雨飘摇,无奈之下,楚王只好遣使向齐桓公求和,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管仲兵不血刃,就制伏了楚国。
-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
-
《赠别·其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紧承上首,抒发诗人与歌妓难分难舍的离别情怀。首句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
-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当时,这个
-
1、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2、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3、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4、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5、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
-
问东君何处天涯①。落日啼鹃,流水桃花。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②。倦理琵琶③,人倚秋千④,月照窗纱。 ①“问东君”句:问春之神到遥远的何处去了。
-
踏莎行 【宋】晏殊 祖席离歌, 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 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销, 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
彩袖殷勤捧玉钟,[2]当年拚却醉颜红。[3]舞低杨柳楼心月,[4]歌尽桃花扇底风。[5]从别后,忆相逢,[6]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7]犹恐相逢是梦中。 作品赏析【注释】:[1]此调取名于
-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生。 万事只求半称心,意味着常常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林语堂先生说,这是“中
-
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贾岛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赏析: 诗人以一枝斑竹赠给友人作手杖,顺手写下这首小诗。梁浦秀才,生平不
-
谒金门 【宋】韦庄 春雨足, 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 弄晴相对裕 楼外翠帘高轴, 倚遍阑干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 寸心千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