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没有宰相,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
但这种说法虽相沿已久,其实并非毫无问题:明太祖朱元璋明文废除的其实是“丞相”,而不是“宰相”。
在《皇明祖训》中记载称“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事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 人凌迟,全家处死”。
很显然,朱元璋只是不许子孙再恢复自己废除的丞相一职,而并无一字提及不许恢复宰相。在中国古代,丞相和宰相其实是有重叠但并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尽管常常被混淆)。
最初“相”是个动词,意思是“帮助”、“辅佐”,伊尹、周公、姜尚这样的人物在当时或后世会被称为“相”,而在外交活动中临时担任赞礼工作的人也会被称作“相”。后一种“相”并非固定身份,外事活动结束后便回归本职,而前一种“相”也只是一个泛称,他们并非以“相”而是以其它身份行使职责,且同被称作“相”,其权限也相差甚远,伊尹可以驱逐国王,自己居摄,周公虽然也“居摄”却要畏惧国王听信谗言后猜疑自己,而姜尚的权限充其量相当于一个高级幕僚。
春秋末年齐景公置左右相(《左传》中公元前546年已有此职务),到战国时绝大多数国家都设立了“相国”一职,作为文臣的最高职位。周赧王六年(公元前309年),秦国率先将相国改为“丞相”,此后这个职位大多数时候称“丞相”,有时也会改回“相国”。
丞相的职权很大,可以负责全国官员考核奖惩(上计),并直接负责许多中枢部门,因此对皇权构成威胁,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此后直到汉朝末年,只有王莽、曹操等有篡位野心的权臣才会设法重新让自己获得丞相的职位,大司徒虽位列三公,权限已远不如丞相。
“宰相”一词大约在南朝时开始出现,而在唐代成为普遍的称呼,所指的是有秦汉丞相类似权限、但没有丞相名衔的文官,随着中枢权柄的转移,被称作“宰相”的在南朝先后有尚书令、中书令,待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后,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都被称为宰相,但由于这三个职位很高,并不常设立(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曾任尚书令,这个职位在唐代很少授予他人),因此实际上的唐代宰相往往是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办公。从此“宰相”和“丞相”两词便分道扬镳了。
什么叫“分道扬镳”?就是说宰相不一定是丞相,而丞相也未必是“真宰相”。
唐、宋两代大多数时间,宰相都是以前述各类名目办公,直到南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才恢复了丞相一职,且这个“丞相”的确就是宰相。而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则既设尚书令、平章政事又设丞相,且都具备宰相职权,后者这种叠床架屋的设定被元朝因袭,并进而设置了实际上是以中央外派官员、机构身份行使地方职权的行中书省丞相。
明初的官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元代的,因此丞相就是宰相,废除丞相也就实际上等于废除了宰相,但毕竟法律条文上被废除的仍然是丞相,不是宰相,如果后来的帝王以“同平章事”之类古已有之的职衔恢复宰相,是完全可以绕开“祖训”的,之所以没人这样做,恰是因为废除宰相可以实现“事皆朝廷总之”(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让帝王觉得“稳当”,因此借“祖训”压服异议者,实现自己不设宰相、大权独揽的私心。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不断借各种场合、形式抨击宰相制,甚至倘发现有官员按照当时风俗,将大学士称作“相爷”也要训斥甚至处罚,“废除丞相就是废除宰相”的错觉,其实是一代代层累,直到清代才被以上谕、朱批之类“法定”的。
丞相在唐代曾“复活”过两次,一次是武周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由尚书左右仆射改名,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又改了回去,另一次是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将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分别改名右相、左相,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恢复旧名称。由于当时已有“真宰相”即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这些挂名的“丞相”实际上并不是宰相。
朱元璋废除丞相后,中国只有太平天国设立了丞相职位,最初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正、又正、副、又副共24名丞相,后又增设恩赏丞相、殿左右丞相等,人数已多到数不胜数,这些“丞相”同样并非宰相,而只是职能官员——太平天国实际上是有“宰相”的,但其职衔不叫丞相,而叫“军师”。
一些学者就此认定,“宰相”在中国只是最高文官的泛称,而并非实际职位,这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宰相”曾经作为正式官职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辽代。辽代官职分北面、南面两个系统,其中北面主要治理契丹人,南面则主要治理汉人,北面系统中设有宰相府,先后设立过宰相、左右宰相等,宰相府管辖五院一司,职责重大,其长官“宰相”可以被视作名副其实的真宰相。
另一次则是太平天国。清左宗棠咸丰十年底(公元1861年1月6日)曾奏报在安徽黟县擒斩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宰相黄世瑚。如前所述,太平天国的“真宰相”是军师,黄世瑚的主帅李世贤当时还未当上军师(后来当上过),在李世贤之下,则还有主将、佐将、总提、六爵等层层叠叠的官爵,这个空前绝后的“宰相”如非左宗棠弄错,也充其量只是个中低级军官,离“真宰相”则差得太远了。
-
【栖息】: 注音:qīxī 释义:(1)止息;歇宿。 (2)指隐居:栖息烟霞。 造句:小鸟每天都栖息在这片树林里面 栖息的近义词:憩息、栖居 【栖居】:
-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作品赏析【注释】:
-
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参加元贞书会,与
-
立身篇 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宋·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
活动主题: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培育传统文化土壤 活动主旨:守住民族精神根基提高文化自觉自信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诞生了许多光辉灿烂的思想和伟大著作,有唐诗宋词、元曲汉赋,有四书
-
谁道夔龙不致君。白头离乱不曾闻。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何事业,底功勋。百年五十已中分。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
-
有人说,江苏的风是软的,水是软的,人也是软的。全中国的人以江苏人最为温婉随和,江苏人又以苏州人最为温婉,故《韩非子》里说“吴人弱”。
-
·已婚女子梦见护士——不久会怀孕,得贵子。·少女梦见有一群美貌的护士——很快要出嫁。·少女梦见和护士争吵——婚事不顺利,迟迟不能出嫁。·病人梦见护士——痛苦很快要过去。·病人梦见护士——痛苦
-
春山华润秋山瘦,两山点黯晴山秀。湖湘山色天下稀,零陵乃复白其眉。作亭不为俗人好,个竹把茅吾事了。朝来看山佳有余,为渠更尽一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