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盘点古代那些属“猴”的帝王将相

    电视连续剧《武媚娘传奇》中武则天读书的精彩剧照 猴是中国十二生肖排行第九的动物,对应地支为“申”。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逢壬申年、甲申年、丙申年、戊申年、庚申年,民间俗称猴年,最近几...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24) 评论(0)

  • 《中国诗词大会》增加毛泽东诗词,传递出怎样的意义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股暖流,超越了那些无理性的网红现象,唤醒了人们内心的人文情怀,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展示出来。 不同于第一季的是,这一次大会有一创...

    国学资讯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 评论(0)

  • 《水浒传》通篇描写血腥暴力,为何能进四大名著?

    《水浒传》,中国著名的古典白话小说,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北宋的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 有句老话...

    经典文摘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77) 评论(0)

  • 为何汉武帝武则天朱元璋主政时期告密之风盛行?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5年第6期,作者:吴钩,原题为:《宋朝的“反告密”》 有一段时间,网上许多人都在讨论中国的“告密文化”,论者言之凿凿,说“告密”属于国民劣...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45) 评论(0)

  • 孔子七十五代孙讲述祖训家风

    昨天,奉贤区“言子讲坛”请来孔子七十五代孙孔祥林,围绕倡导优良家风主题,为奉贤市民送上孔氏祖训家风教育。这也是由市文明办、市妇联主办,奉贤区委、上海图书馆承办的“公民道德讲坛”...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88) 评论(0)

  • 两首奇妙的藏头诗

    藏头诗是古诗中的一种形式,一般藏头诗是指在一首诗的每一句的开头有意安排一个字,使各句首字相连能表达出特殊的含意,而又不影响整诗所表达的意思。但有一种藏头诗,每句的头一个字藏在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之中...

    经典文摘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65) 评论(0)

  • 名家竹画风骨:以君子之风,成凌云之志!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梁·刘孝先《竹》 刘孝先的这首咏《竹》诗,将竹子孤高贞洁的品格...

    经典文摘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30) 评论(0)

  • 金庸《神雕侠侣》中的诗词情怀

    《神雕侠侣》是金庸唯一的“三部曲”即“射雕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但这“射雕三部曲”非但时代背景及其主要人物都不相同,且其写作中心(主题)及其风格等等也大不一样。如果说《射...

    经典文摘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16) 评论(0)

  • 人生四个不同阶段,读相应的国学经典有四大好处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厚的底蕴和内涵,国学经典名著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时至今日我们后人如何去学习和传承是值得国人深思的话题。...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90) 评论(0)

  • 儒家文化、思想是如何弘扬的?

    儒家文化虽产生于两千年前,但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文化也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今天,我们说起儒家,提起孔孟,不免产生距离感,毕竟过去了那么多年,那么,离我们日渐遥...

    儒家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88) 评论(0)

  • 庄子:活明白的人,都懂得这五句话

    一、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去爱别人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庄子 翻译:事情一多就杂,一杂就乱,乱了就容易招祸,直至无可救药。所以...

    经典文摘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36) 评论(0)

  • 傅爽:在耶鲁传播文化之渊 汉字之美

    傅爽(左一)带领学生在耶鲁大学美术馆(YaleUniversityArtsGallery)观摩周代青铜铭文,中间讲授者为耶鲁大学美术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江文苇博士(Dr.DavidAkeSensabaug...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89) 评论(0)

  • 诗词中的八种人生苦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并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是否会回忆过去?曾经所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曾经所经历的种种,都成了生命中或深或浅或甜或苦的回忆,如同梦幻空...

    经典文摘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93) 评论(0)

  • 红楼梦,一个权贵家族的覆灭样本

    《红楼梦》里,荣国府落魄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不懂“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之真意。 曹公是敢于冒险的作家,一开始就向读者交了底,让你知道最后的结局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19) 评论(0)

  • 儒家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儒家文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指导人们崇尚和平、追求自强、实现自我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发掘儒家文化,对于现今时代有着重要意义。 儒家文化...

    儒家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20) 评论(0)

  • 中国古代哲学思辨:关于人性的善与恶

    近代中国从天圆地方“天下”进入地球时代以来,西方学说传入了“人性恶”的人类哲学思想(originalsin,译“原罪”,也可译“性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遏制“性恶...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23) 评论(0)

  • 汉字,最美的文字

    走进书法展览大厅,流连于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前,仿佛置身于百花盛开的花圃中。看那一幅幅风格迥异,美不胜收的书法作品,如同朵朵盛开的奇葩,摇曳生姿,争奇斗艳。行草篆隶楷,犹如夜幕上的星辰,熠熠生辉。驻足...

    经典文摘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96) 评论(0)

  • 庄子之道:自以为美,自伐者无功

    说到自以为美它也是出于庄子,所写的一段故事。他的故事内容比较短,我们可以看一下,他说阳子到宋国去,住在一家旅店。旅店的主人呢有两位小妾,其中一人美丽一人丑陋。丑陋的受到主人的宠爱,美丽的却受到冷落。...

    道家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85) 评论(0)

  • 宋朝人的幽默:宋徽宗称推行瘦金体将省墨水

    “艺术上的天才、治国上的庸才”宋徽宗,其“瘦金书”铁画银钩,历来久负盛名。一日,徽宗让宰相李纲欣赏自己的“瘦金书”。李纲言字体太瘦。宋徽宗道:“朕新创字体,名曰瘦...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5) 评论(0)

  • 元朝时的一碗心灵鸡汤

    这是发生在元代的一个心灵鸡汤故事,载于《南村辍耕录》。 故事发生在至正年间。扬州有个泰兴县,泰兴县有个村叫马驼沙,村里有个农夫,姓司,叫司大,是富户陈家的一个佃农。 司大家很穷,交不起...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90) 评论(0)

  • 春秋时美女标准:修长、高大、丰满、白皙

    说起春秋时代的美女,知名度最高的当然是西施,西施具体漂亮到什么地步,史料里没有具体的描绘,尤其是对于身材五官本身,诚所谓“无图无真相”。好在有《诗经》,给我们留下了春秋时代关于美女标准的...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80) 评论(0)

  • 道家十层境界,你在第几层?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道家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41) 评论(0)

  • 对话《中国诗词大会》亚军、湖南伢子彭敏

    没有当红鲜肉小花,只有才女学霸;没有狗血逗霸,只有吟诗作赋……前晚,央视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官之战犹如一股清流,让亿万观众放下手机,静静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

    国学资讯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06) 评论(0)

  • 懂规矩,守规矩,才能赢得人生

    也许你会认为守规矩可能会很吃亏,但是实际上,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的,守规矩才是最稳妥的一条路。不守规矩的人确实会在短期上获得利益,但是从他不守规矩的那一刻开始也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经典文摘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68) 评论(0)

  • 做人请记住这十个字

    第一个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要,不要授人以把柄,让自己掌握在别人的掌股之间,避免“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第二个字:正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

    经典文摘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48) 评论(0)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