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说” 周钧韬 内容提要《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问题,鲁迅认为是明万历庚戌(38年),此论影响甚大。台湾学者魏子云先生根据1933年修的《吴县志》考...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44) 评论(0)
-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由施耐庵着,罗贯中编次,...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84) 评论(0)
-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但在我的记忆中,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的清明果了。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
传统文化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67) 评论(0)
-
酒,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也是众人爱说的话题。酒有什么作用?他对人究竟有何影响,他的文化范畴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爱喝酒、爱说酒?我想,下面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二》已经给出答案! 天若不爱酒...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75) 评论(0)
-
以单独一部书而成“学”者,除了《红楼梦》,历史上再无与《文逊比肩者。但是《红楼梦》之成书,比《文逊尚差之千年——唐初便有“文选学”之称。《文逊研究历经千年,成绩...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18) 评论(0)
-
越南阮攸《桂林瞿阁部》诗注 邓小军 桂林瞿阁部 [越南]阮攸 中原大势已颓唐,竭力孤城控一方。 终日死中心不动,千秋地下发犹长。 残明庙社多秋草,全越山河尽夕阳...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14) 评论(0)
-
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讨会举行 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和济南大学主办,济南大学文学院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山东蓬莱召开,来自海...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49) 评论(0)
-
探寻迷失的古道荒径 --金元新道教与《西游记》成书之关系 王增斌 内容提要本文对宋金元时期产生的新道教特别是其中的全真教与小说《西游记》成书的关系作了多角度探讨,通过对两者产生朝代...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57) 评论(0)
-
《西游证道书》评点文字探考 曹炳建 内容提要西游证道书》的评点文字固然有宣扬道教金丹大道的内容,但亦有不少评点文字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不平,揭示《西游记》的哲理性内涵,赞美《西游...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78) 评论(0)
-
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 王猛 内容提要一般认为诸葛亮是一位积极入世的儒家士大夫形象,但出山之前的诸葛亮明显具有疏离政治的隐士心态,认识了这一点,有关“三顾茅庐”的一些争...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25) 评论(0)
-
农历七月初七日,俗称七夕,是我国古代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由于此节日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纠缠在一起,节日中的拜星、乞巧、化生、卜巧等风俗多缘于此,且与妇女生活息息相关,故“七夕rd...
传统文化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72) 评论(0)
-
陕西富平前贤名流中,以功业响彻古今者,当推王翦父子。不过,诚如司马迁《史记》中批评的,王翦身为秦国老将,始皇嬴政对他以师相待,“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只知“偷合取容,”保...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87) 评论(0)
-
中秋赏月的习俗在《红楼梦》中也有表现。中秋那天,贾府园门大开,吊着羊角大灯。整个府中老少主仆全体出动,在园中山上的大厅中赏起月来。月饼西瓜及各色果品自不用说。为了庆祝中秋还专门请了一个做月饼的高...
传统文化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77) 评论(0)
-
浅析毛泽东词《贺新郎·别友》 王玉良 贺新郎·别友 (1923)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祝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87) 评论(0)
-
论《三国演义》写战的“戏”笔 王海洋 一 《三国演义》堪称我国古代描写战争最出色的作品。罗贯中写战事,不仅能表现出战争的规模和气势,而且极富情趣,使人能于紧张之中见轻快...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55) 评论(0)
-
白居易《忆江南》赏析--山川之美值得歌颂 肖旭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一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在吟咏回味。我记得1978年3月31日,郭沫若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以《科学的春...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58) 评论(0)
-
我时常觉得自己读书太少所知有限,尤其像中国古典文学这么庞大深远的领域,我知道的简直是少到连皮毛都不足以去形容了。举个例子,最近有一本书《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大家看了如获至宝,这时候我才后知后觉拿起...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36) 评论(0)
-
吴刚伐桂的民间传说 传说之一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15) 评论(0)
-
民俗专家称,古代女儿出嫁,长住丈夫家,难得见到自己父母。端午节是她回家看望父母的机会,因此,人们把端午日称为“女儿节”。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介绍,现代苏州、湖北、成都...
传统文化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92) 评论(0)
-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
传统文化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95) 评论(0)
-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风云人物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69) 评论(0)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鉴赏 魏非夺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 韩愈【2】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33) 评论(0)
-
张孝祥词鉴赏:减字木兰花(阿谁曾见) 张双柱 减字木兰花张孝祥 阿谁曾见,马上墙阴通半面。玉立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 明朝重去,人在横溪溪畔祝乔木千章,摇落霜风只断肠。...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57) 评论(0)
-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学遗产》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百余名学者齐聚一堂,叙述着自己与这份学术杂志的深厚情感与渊源。 《文学遗产》作为我国唯一的古典文学研究专业刊物...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12) 评论(0)
-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夏商周年表疏证 郭伟 予之于三代年代研究,十载艰辛,一朝唯见工程之结论,辛酸百倍、感慨万千。进而审视再三,克商之年竟与五年前拙着《西周纪年考》不谋而合,殊途同归者,实...
文学知识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3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