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法犯法
知法犯法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知法犯法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知法犯法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知法犯法 成语发音: zhī fǎ fàn fǎ 成语解释: 知道法律;却违反法律。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成语繁体: 知灋犯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近义词: 明知故犯  执法犯法  查看更多知法犯法的近义词>> 反义词: 遵纪守法 查看更多知法犯法的反义词>> 成语例句: 对知法犯法的人,应该严惩不贷。-
初中文言文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服,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
-
310 牛(niú)310 牛(niú) 【寻根溯源】 源自子姓。西周后期宋国公族有大夫牛父任宋国司寇。他在率军抵御狄人对宋国的进攻时不幸阵亡,其子孙便以祖字为氏,称牛姓。 【变迁分布】 牛姓
-
文言文《采草药》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
-
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常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作于:(1934年)九月二十九日《鲁迅日记》1934年9月29日:ld
-
王元鼎《【正宫】醉太平》题解|注释|鉴赏王元鼎王元鼎,元代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为阿鲁威同时人,即元英宗至治、文宗天历年间人,曾官翰林学士。好作散曲,《太和正音谱》列他于“词林英杰”150人之间。今存
-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
-
《百家姓.丰》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丰》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春秋郑国公族后裔,以祖名为氏。春秋时,郑国公族后裔郑穆之子公子丰,在郑僖公时任大
-
蒙人衣以狻猊之皮以适圹,虎见之而走。谓虎畏己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裘而往,复与虎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之,为虎所食。
-
妲己(世称“苏妲己”,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而苏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苏庄。商纣王子辛的爱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
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原文】襄王使太宰文公及内史兴赐晋文公命[1],上卿逆于境,晋候郊劳[2],馆诸宗庙[3],馈九牢[4],设庭燎[5]。及期,命于武宫,设桑主[6],布几筵,太宰莅之,晋侯端委以入[